【北伐革命篇】33 盡失地盤亡命日本 做惡督軍山東塗炭(3 / 3)

一旁的馮玉祥,認為段祺瑞對國民軍不公平,奉係已經得到了山東,那就該把陝督給他的人。段祺瑞下令提吳新田為陝督,命與馮玉祥關係密切的劉治州為陝省省長。這又是一個平衡。可馮玉祥不吃這套,就在吳新田走馬上任時,孫嶽以剿匪為由,率領四個混成旅移駐洛陽,其中一個旅入潼關。

馮玉祥打算在必要時,用自己的實力來解決陝督的問題。

最得意的該是張宗昌,沒費一槍一彈,不僅得到了山東,還收編了鄭士琦的部分部隊。自此,這個人開始了他在山東的胡作非為。此時的張宗昌,擁兵十餘萬,坐鎮山東後,更是窮兵黷武,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成了山東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張宗昌到山東不久,百姓們中間就流傳著兩句暗語“切開亮亮”和“聽聽電話”。切開亮亮是把人的腦袋當作西瓜,如果不聽話,就切開看看裏麵是不是裝著“革命”,聽聽電話更是聳人聽聞,是將進步誌士的腦袋掛在電線杆子上。張宗昌自己也公開叫囂說:“老子就是胡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誰也別廢話,隻要聽我張效坤的,什麼都好辦。”張宗昌這種屠刀政策,令人發指,當地學會聯社的進步誌士,紛紛出走,沒有人敢代表老百姓說半個不字。

他到處張貼布告,不準結社,不準集會,各報館都有督軍府的檢察官,稍有不慎,哪家報館說句實話,輕者查封,重者丟命。張宗昌因為大量侵吞軍餉,便私自印發軍用票,一些商店也知道這些玩藝和廢紙差不多,便加以拒絕,但隻要讓張宗昌知道,便拉出示眾。張宗昌在上而作威作福’,手下軍官也變本加厲,向各銀行商號借款,實為敲詐,各商號無人敢言,於是都紛紛關門,溜之大吉。

山東百姓們都曉得,張宗昌乃三不知將軍,不知軍隊有多少,不知錢有多少,不知小老婆有多少。張宗昌在山東,無論大事小情,廣開盛宴,強迫南北名伶,日夜為他唱戲,而且這個好色之徒,大庭廣眾之下,強奪民女,手下一群地痞流氓,到處為他物色美女,被他強奸後,多送往妓院,有不從者,殺人滅口。張宗昌還是超級賭徒,每次狂賭時,都要衛兵為他備有處女幾名,若手氣不好,便拉過這些處女謂之“開苞”,換換手氣。這些女孩子命運更是淒慘,被張宗昌玩完後,還要受他的副官等玩弄,最後給幾個小錢打發掉完事。誰家遇到這種事也不敢聲張,隻能暗自哭泣,怨自己命不好。

百姓們在背地裏編了一些順口溜:

“張宗昌,坐山東,山東百姓受了坑。

“不怕雨,不怕風,就怕兵來一掃清。

“張督辦,坐濟南,也要銀子也要錢。

“雞納稅,狗納稅,誰要不服把命催。

“也有蔥,也有蒜,鍋裏煮了張督辦。

“也有蒜,也有薑,剝皮再煮張宗昌。”

張宗昌把山東百姓的稅征到十多年以後,連段祺瑞聽了,也大聲罵張宗昌是個土匪。

張宗昌統轄山東後,又悄悄往河南擴張。這也是奉帥張作霖的意思。奉係逼人的勢頭,弄得各省軍閥人人自危,都在思謀著出路。

先有九省聯盟,以求對付奉係。發起人是鄂、豫兩省,緊接著川、湘、黔等也準備加入,段祺瑞聽說後,為了阻止奉係,也希望他們能聯合起來,便希望他們聯合發一個要求釋放曹錕的聲明。這個聯盟首推蕭耀南為首領,可是當其中之一的湘督趙恒惕要求“聯盟可以,但他仍是自治”時,其他省份也認為這個聯盟應該以促進聯省自治為基礎,於是有幾個省份自行退出後,其九省聯盟也就煙消雲散了。

段祺瑞也有自己的打算,雖然九省聯盟後,也有戰禍的危險,可如果這幾個省份簽字,就證明他們沒有脫離中央。隻是沒想到這個“聯盟”如此短命。

嶽州的吳佩孚也不甘寂寞,異想天開來個“七省聯盟”,因為他在湖南“自治”省,行動也就自由,便和各省軍閥的代表相互往來,向各位代表表示,願意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各省建立同盟關係,這樣才有可能有效抵製奉係和馮玉祥的國民軍的吞並。

吳佩孚沒有兵,可這張嘴也不得了,常常煽風點火,還在報上撰文。這個“聯盟”雖然盛傳一時,不過是吳佩孚的“紙上談兵”。

奉係逼人態勢,確實有一鬆散的聯盟得以締結,那就是所謂的“新直係同盟”。這個同盟的主要人物都是直係分化出來的,即孫傳芳、馮玉祥、蕭耀南三個人。最著急的要算是孫傳芳,他率先派使者找到馮玉祥,投石問路,當得知馮玉祥確有聯合反奉的決心,兩人相約,結為兄弟。

孫傳芳說:“我以前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段合肥那裏,也不能說他不公平,他現在是讓張雨亭給嚇怕了。看來他是自身難保。”

馮玉祥說:“奉軍現在已經不是單單要江南了,他的勢力已經由山東往南方伸了。張作霖這個家夥,是不能給他一點餘地的,你給他一縣,他就想要個省,你給他一個省,他就要半拉中國。但是有一點,我們得講清楚,我同吳佩孚不可能合流。”

孫傳芳說:“吳佩孚現在是一個紙糊的老虎,就是能吹牛,現在全靠著趙恒惕,要不他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計劃是孫傳芳和馮玉祥在杭州達成,如果江浙局勢吃緊,視奉軍的態度,先由孫傳芳發難,在南方起事,把奉軍的主力吸引到江浙來,而此時孫軍攻打奉軍的駐地徐州。江浙打響後,馮玉祥馬上在北方發動,給關內奉軍以打擊。此時,蕭耀南聯合豫督嶽維峻,以鄂豫聯盟的形式,對付奉軍。由於幾個軍閥的利益相關,這個協議得以成立。馮玉祥、孫傳芳和奉係張作霖已是劍拔弩張,戰事在即,段祺瑞便派吳光新奔走張家口及長江下遊,說服兩方不要動武,並通緝在漢口租界活動的幾個政客,其中有吳景濂、張英華等人。可段祺瑞已經無法說服各路軍閥,他現在就同過去的黎元洪、徐世昌一樣,不過是一個虛置的擺設。

孫傳芳急於求戰,在杭州召集直係和與奉係有矛盾的各省代表舉行秘密會議。

會議上,孫傳芳大聲說:“我們今天開這個會不是討論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如何對奉係動手的問題。時局非常危險,段祺瑞的北京政府已經不起作用,一切都是張作霖說了算,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各位也都知道該是怎樣個下場。”

福建督辦周蔭人說:“如果要動手的話,我可以帶兵直接進入浙江,為江浙部隊打接應。”

孫傳芳見各路諸侯都有血洗奉係之意,心中十分高興,經過一番爭論,由江西督辦方本仁派鄧如琢為援浙前敵總司令。

在這個會議上,皖南鎮守使王普、下台軍閥齊燮元也派了代表。

鄂督蕭耀南是孫傳芳的主要盟友,由於吳佩孚在湖南湖北的影響日異增大,蕭耀南、孫傳芳對吳佩孚的態度就不得不有所改變。杭州軍事會議上,最後由周蔭人提議,根據地勢及各方麵的條件,認為齊燮元的部分蘇軍在江蘇(指被孫傳芳收編的部隊),率先發起進攻為上策。周蔭人,字樾恩,河北武強縣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是孫傳芳的老同學。

周蔭人講出一番理由,他說:“奉軍對蘇軍有輕敵之意,會認為原是手下敗將,隻要蘇軍在一定的時間牽製住敵人,江浙部隊再展開攻勢,必有成效。”

周蔭人說完,半天沒人開口,最後還是齊燮元的代表說:“奉軍小視蘇軍不假,可是戰事還沒過去多長時間,蘇軍大部分將官對奉軍心有餘悸,大都懾於奉軍的強大聲勢,我看最好還是選擇驕兵起事,因為首攻的意義太重要,如果失敗,可能會影響整個戰局的。”

會議上又是一番沉默,大家目光投向孫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