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璧君在一旁說:“怎麼能這樣說話,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就是革命成功了,像蔣先生這樣的人才,國家更需要,談何回老家著書,那豈不是埋沒英雄了嗎。”
蔣介石這些話,也是想看看汪精衛的反應。
汪精衛說:“現在國民黨內也有不團結的傾向,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國共兩黨的關係,黨內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我想聽聽介石的主張。”
蔣介石深知自己資曆甚淺,現在還沒有能力同這些元老們爭雄,便說:“我看國民黨這杆大旗,非兄莫屬,無論從哪個方麵講。當然,恕介石心直口快,我一直認為你是個比較激進的左派,而總理的三大政策,非常明確地講到了這一點。小弟心中隻擔心國民黨的右派勢力,他們可能會給你找—‘些麻煩。”
汪精衛拍著蔣介石的肩頭說:“我也有些擔心,但是你們可能還不了解我的另一麵,現在是非常時期,要團結所有力量,革命政府最強大的敵人是軍閥,如果不將他們掃除,總理的遺願談何完成?介石,今天兄弟能這樣推心置腹傾談,真是讓人高興,我隻想聽你一句話,兄弟的進退,和你也有點關係。”
蔣介石說:“汪部長不用說了,我全明白。為了總理的遺願,汪部長盡管吩咐。今日同汪部長傾談黨事,茅塞頓開,隻是希望汪部長今後能以大義報國、報民。”、
汪精衛滿口應諾,兩人遂竟夜長談,達成共識。
汪精衛回到廣州後,頻繁活動,加之一些國民黨元老的努力,國民政府在廣州宣告成立,汪精衛、胡漢民、張靜江、譚延闓、許崇智、於右任、張繼、林森、廖仲愷、戴傳賢、伍朝樞、古應芬、朱培德、孫科、程潛等十六人當選為政府委員。
1925年7月1日,在粵的十一名委員宣布就職,並舉行會議,選舉國民黨政府主席。
汪精衛顯得十分謙虛,當著眾位常委麵道,他自己不想當這個主席,還說黨內有資曆的同誌這麼多,學問水平都比他高,無論如何他還要向各位好好學習才是。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也逢人便說:“我可不想讓兆銘當主席,如此重任,責任也太大。”
陳璧君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現在黨內非常複雜,稍有不慎,便有滅頂之災。黨內一些有資曆的同誌,還當麵勸過汪精衛,要他以總理為榜樣,真要是選上了,可不能推辭。
不孚眾望,汪精衛以多票當選為本屆政府主席。
風險是有,但汪精衛還是興奮的,孫中山去世後僅三個月,他便登上了國民黨權力的頂峰,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成為廣東政治舞台的核心人物。汪精衛成為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原因很多,他資曆深,是同盟會章程的起草人之一,有謀刺攝政王的經曆,而且又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和繼承者,但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由於汪精衛在孫中山在世時,政治上表現積極,得到了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內進步力量的擁護。
汪精衛就職國民政府主席後,熱情宣傳孫中山的革命主張,依照孫中山三大政策,為政府做了些有益的事,他漂亮的言行,很快使他成為左派的領袖。汪精衛這一行為,也深深刺痛了國民黨右派勢力。他們算來算去,為了殺一儆百,決定要找一個左派開刀,向黨內的進步勢力示威,選來選去,最後把目光投向了對孫中山、對黨無比忠誠的廖仲愷。
廖仲愷也曾接到敵人的恫嚇,但他以無畏的精神在報上撰文說:“我為國家,為本黨,無論何人反對我,我皆不畏,即擊殺我,我也在所不惜。”
國民黨改組後,廖仲愷一直在國民黨高層任重要職務。國民政府成立後,廖仲愷立即改組了廣東省政府,並以最快的工作效率實行統一財政、軍政的改革。廖仲愷這一果斷行為,對那些右派進行了有力的打擊。
8月20日,上午九時,廖仲愷偕夫人何香凝出門上了自備的汽車。他這是趕往惠州中央黨部參加例行會議。汽車走出沒有多遠,廖仲愷碰到了國民政府監察員陳秋霖,因是同路,便熱情地拉上陳一同去中央黨部。十五分鍾後,汽車駛到惠州,廖仲愷夫婦下車後,何香凝被一位婦女部的同誌叫住,廖仲愷回頭招呼她快一些趕上來,他衝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笑了笑,便與陳秋霖向會場走去。這時,前麵有幾個生麵孔,廖仲愷的衛士很警惕地往前衝過去,但一切發生得太突然,時間也太快,隻見那幾人直奔廖仲愷,其中兩人做掩護,另三人用左輪手槍對準廖仲愷,幾道火光在廖仲愷眼前閃了閃,他便搖搖晃晃倒在血泊中。同時,陳秋霖也中彈倒地。
何香凝回頭見狀,音容頓變,大聲呼叫“救人,抓人”。
經曆過戰爭的何香凝,很快冷靜下來,叫人將廖仲愷和陳秋霖扶上汽車,送往醫院。然而傷勢太重丁,廖仲愷身中四彈,皆是要害,送往醫院的途中就不行了。年僅四十八歲的廖仲愷,就這樣不明不白合上了雙眼。陳秋霖也在三天後去世。
幾個凶手趁著慌亂逃掉,但其中一個被衛士擊傷,從身上搜出一張槍照。槍照是建國軍南路軍第一路司令梅光培發給的。但凶手使用的並非是槍照上的槍,而是丟在現場上那把在粵軍中很少見的曲尺槍。
通過槍照,證明凶手叫陳順,可他現在身中數槍,處在生命的邊緣,什麼話也講不了。
梅光培被傳來,哪承想他認識曲尺槍的主人,因這這種槍名貴,甚是難得,所以他很清楚記得曲尺槍的主人叫朱卓文。等憲兵到朱卓文家裏去時,他已經躲到鄉下去了。
經查,朱卓文並不是一個有頭腦的人。
於是廣州政府指定三人為特別委員會,一定要把廖案追查到底,主持緝凶的三個人為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可這件事查來查去,最終的結果是,刺殺廖仲愷的主謀皆為國民黨人。國民黨中有人如此恨廖仲愷,還是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的種種措舉,他對舊官僚們說:“以前的廣東,非國民黨的廣東,都是寄生在不良軍隊暴力之下,故種種措施,多不能遵行黨綱,徒取民怨,此後應把政治一切障礙,一律掃除。”為此,國民黨右派勢力人物魏邦平、梁鴻楷,對廖仲愷是恨之入骨。
另外,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也對廖仲愷深深忌恨,他找到早就與廖仲愷有舊隙的朱卓文。朱卓文在中山縣當縣長時,廖仲愷任省長,因為朱卓文辦事粗暴,並有受賄的嫌疑,廖仲愷對其進行過批評和處分。胡毅生在胡漢民的支持下,在競選廣州市市長時作假,又被廖仲愷查辦,從此,胡毅生便把自己仕途不利歸咎於廖仲愷。這兩人,不知檢點,私下利用舊關係,包攬捐務,從中自肥。廖仲愷對此有察覺,但苦於沒證據,不能法辦,而且廣東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便下決心徹底清理,遂以財政部長名義,發出訓令曰:“從7月15日起,所有財政機關收入,應一切由法定征收機關征收管理。無論何項,文武官吏人等,概不得巧立名目,擅自征收或截留,違者按照軍律治罪。”這一來,實際上是把胡毅生等人的財路斷掉。為了打擊左派勢力,胡毅生網羅一批反動分子,成立了一個叫“文華堂”的俱樂部,並有意在廣州城四處張揚,要殺幾個左派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