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虎視廣州的陳炯明,在汕頭召集部將林虎、洪兆麟密謀,想乘聯軍不備,大舉反攻。
陳炯明也和直係達成協議,曹錕任命林虎為廣東軍務督理,洪兆麟為潮梅護軍使,一方麵他們又命孫傳芳為閩粵邊防督辦移駐閩南,並給予進攻廣東的指揮權,同時又調陝軍胡景翼南下支援。直係是想借此加速陳炯明的叛軍攻勢。
軍閥的特點就是有奶便是娘,無信義可言,最後把陳炯明拋開,以林虎統禦廣東。直係的這紙命令,實際上加速了本來就離心離德的叛軍的分裂,洪兆麟、葉舉等人,也不敢造次,生怕失去原有的地盤和兵力,加之東江一帶水災連綿,軍事行動實為困難。
突然的變局,陳炯明想靠直係力量重返廣州成為夢想。
外國的反動勢力,一直對孫中山不滿,因為孫中山政府對滇、桂軍閥所應允的賣國條約,一概不承認,並加強實施自己的經濟計劃,他們便在香港幫陳炯明成立了大本營,同時,利用廣東的買辦階級,輸送軍火給他們成立所謂的商團。
對陳炯明來說,如果商團在廣州城內起事,他可利用現有兵力,裏應外合,把孫中山的革命政府顛覆掉。
廣州商團是買辦、豪紳的地主武裝,原有團員三千餘人,團長就是英國彙豐銀行廣州分行的買辦陳廉伯,由於他們不斷擴大,現已有萬餘人。因為廣州政府宣布抽收鋪底捐,以便統一馬路業權,商團便在海外反動勢力和陳廉伯的策動下,公然罷市,裝備自身,以求對抗政府。緊急的情況下,省長楊庶堪無奈收回成命。這一來,陳廉伯過高估計商團的力量,他通過金錢打通關節,領得購槍執照,並向挪威商行購長短槍九千餘支,子彈一百一十萬發。
8月8日,新任省長廖仲愷正在公府內,黃埔關有人求見。
來人是檢關的負責人,他對廖仲愷說:“省長,自稱全省商團聯防總部的人,在接交貨物單時,我發現他們所購槍支和執照數目不符,而且這批槍支數目龐大,在下深恐有詐,特前來報告。”
隨同前來的還有一個商團的負責人。廖仲愷看過貨單,吃驚不小,這將近上萬支槍械要是流到社會上,非同小可,遂馬上把情況屬實報給孫中山。孫中山知道後,沒容多想,便命令說:“這批槍支不能給他們,立即封存,查明出處,再作處理。”
得到命令後,廖仲愷親自處理此事,扣留了挪威輪船,並派永豐艦將該輪押往黃埔港停泊,同時禁止商團聯防部活動。陳廉伯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逃到香港,並在那裏密電陳炯明,告之廣州的情況。
陳炯明立刻作出反應,通電聲稱:“攻粵是商團及人民的請求,商團願助款一百五十萬元,已先給五十萬,如不攻粵,則無疑自棄於粵。”
陳炯明這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話,正好對勾結商團陰謀反叛,供認不諱。商團雖然跑了陳廉伯,可他在香港頻頻派人來粵,不停地給在粵商團打氣。這邊也以為陳炯明就要打過來,認定叛亂時機已到。
蔣介石拿著省長廖仲愷的命令,帶領黃埔師生,扣留了商團這批槍支。商團沒有買國民政府的賬,他們有計劃進行了罷市。尤其那些巨富商人的罷市,給廣州人民帶來了很多不便。孫中山考慮到多數人的利益,加之二千多商團成員在政府門前遊行,在得到商會代表的“有些槍械不是商團的,而是商人自己掏錢為了自衛購置”的承諾後,發還四千餘支長短槍和部分子彈。
孫中山對商團代表說:“陳廉伯私運軍火企圖推翻政府。不過,考慮其中一些人不明真相,部分槍械是自己集資所置,當令省長發還給你們。”
商團代表說:“我們擁護現政府,這樣做無非也是為了能幫助政府維持正常秩序。現在兵荒馬亂的,自己花錢購置槍械也是萬不得已的。”
可是在這些商團領槍時候,又見到政府的規定:商團領槍,每支作價一百六十元,其中已付款者,仍需補交六十元。
商團分子見到這個布告,大為不滿,開始煽動情緒。
一些小報也跟著起哄,有錢的商團成員,甚至買通小報記者,攻擊革命政府,而且又有部分商人恢複罷市。一時間,廣州城蒼雲密布,似乎蘊釀著什麼災禍。對商團這些無禮行為,廖仲愷看得更深一層,認為這種囂張氣焰如不製止,後果不妙。
廖仲愷一麵電令在廣州唯一可以信賴的部隊——黃埔軍校蔣介石所部,命他時刻做好戰鬥準備,一方麵出告示,警告這些商團成員:“陳廉伯勾結吳佩孚,定於8月14日起事,自為督軍,投降北廷。陳廉伯又私運軍火,事發避港,煽惑罷市,奉帥令予以通緝。”
布告發出後,商團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自發戒嚴令,將商團總部遷往佛山,並通電全省範圍內總罷市,部分商團成員與駐軍劉震寰部發生槍戰。緊要關頭,孫中山知道把槍還給商團是錯誤的,急調兵進省鎮壓商團暴動。黃埔軍校的師生,在校長蔣介石部署下,各自為戰,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形勢多變,革命政府內部,也有主張息事寧人的。現任商民部部長伍朝樞認為這些商人所以如此,多是稅捐過高所造成,如政府退一步,情況會有變化,他對孫中山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流血,這些商人從根本上不會對國民政府產生怨恨的。”
孫中山當場就批駁說:“梯雲,你怎麼沒看到這是階級矛盾,如果政府退一步,他們就會前進一步,最終把陳炯明和吳佩孚請來,從而斷送革命。”
伍朝樞並不把孫中山的話當真,他說:“哪裏會有那般嚴重,如果你相信我,我去和商會代表們談。商人嘛,不就是眼前的利益,讓他們一步,不等於妥協,而是讓他們明白現政府的寬容。”
孫中山說:“你可真是書生氣,現在不是你律師耍嘴皮子時候,他們所要的是政權,那是你死我活的,而且你還要看到這些商團的背後都是些什麼人,你把大腿讓他們吃了,他們還想啖你的心肝。這就是現實。”
律師出身的伍朝樞,哪裏能聽得進去,遂派人到商團總部去調停,結果是毫無效果,掃興而歸,也覺得這件事非同小可。孫中山見狀,下了決心,為了維護現有革命政權,命各艦隊做好準備,必要時向商團總部所在地的西關開炮。商團有些著慌,這時滇軍將領範石生出麵調停,孫中山給了商團一個機會。
範石生帶著廣州當局的條件,與商團達成五項協議:
一、陳廉伯通電擁護大元帥,大元帥下令取消通緝;
二、商團槍支由滇軍擔保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