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混戰篇】11 剿南軍陣靜觀戰事 軍中諸葛出露鋒芒(1 / 3)

【北洋混戰篇】 11 剿南軍陣靜觀戰事 軍中諸葛出露鋒芒

時局多變,段祺瑞和馮國璋在北京政府擔綱,也是各懷心計,彼此也多戒心。在對對南方用兵,前者叫嚷最歡,後者態度曖昧。八師師長王汝賢和二十師師長範國璋得令南下討伐後,兩人心裏都有些嘀咕,辭行時,見段祺瑞態度堅決,可馮國璋滿臉奸笑,說起話來吞吞吐吐,甚至話裏有話,讓他們進湘後可見機行事。北洋的軍隊,隻要是個官,都先為自己著想,做起事來先看對自己的部隊有沒有利,至於為誰打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這次戰爭中得到實惠。

王汝賢對範國璋說:“範師長,咱們可別犯傻,看樣子是拿咱倆當出頭鳥,這仗能打則打,不能打則看。”

範國璋笑說:“現在南方那邊,已經把馮國璋列入反叛行列。可聽他的意思,像是話裏有話。”

王汝賢說:“兄弟,你別太輕信,老段和老馮各有所需,我看馮國璋不大同意讓咱們當這個先鋒。湖南的督軍是傅良佐,上下都知道,除了小徐(徐樹錚),他可是段祺瑞最紅的人。你想想,他讓咱們去打仗,卻把自己的人放在那裏盯著咱們,老馮不會不明白。再說段祺瑞知道咱倆和馮國璋是同鄉,是不會相信咱們的。這樣一說,這步棋明了吧,我看馮國璋根本就不想讓咱們去湖南,也不想和南邊開戰。”

範國璋說:“要是這樣,咱們就往前走著看,關鍵時還得聽老馮的。我也看透了,咱們拿下湖南,那功勞是傅良佐的,若啃不動,倒楣的是咱們這玩槍的。”

兩個師長達成默契,話雖然沒挑明了,心裏卻有了底。

經曆就是智慧,。王汝賢任北洋軍的師長,自然非等閑之輩,在走馬燈似的官場混,也能“出道”。王汝賢看得很清,馮國璋在對南方開戰的問題上,是一百個不樂意,隻是礙著皖係的勢力,不能過於明確說出自己的想法。逼他出手,也是孫中山把他弄一個“通同謀反”,那就拉開架勢開戰吧。馮國璋一直認為自己是經國會選出來的繼任總統,應該是名正言順。

不過,大勢所趨,馮國璋畢竟接觸過新思想,並不反對共和,一麵以總統的名義下令討伐孫中山重組軍政府,一麵暗地裏物色調解南北爭端的說客,並以個人的名義,邀請岑春煊北上,商討時局。岑春煊現在正是廣州軍政府的臨時議員。馮國璋這步棋,不要說瞞過了段祺瑞,連神算軍師徐樹錚,一時間也以為馮國璋是主張對南方開戰的。馮國璋自以為得計,以為如果南方有人來媾和,“統一”南方該是他的功勞,南方自然也就歸入了直係統轄。北京的局麵已經形成,直、皖間明爭暗鬥已成事實,針逢相對,各有優勢。馮國璋為了利用西南的力量削弱皖係,使自己成為北洋派的代言人,調李純為江蘇督軍,陳光遠為江西督軍,這就加強了長江流域的勢力,遂又以王廷楨和後來成了著名大漢奸的齊燮元兩個師鞏固江蘇的統治,把自己的心腹劉洵升為第十五師師長兼總統拱衛軍司令,移住北京,以也內亂。

段祺瑞也不示弱,找到馮國璋直言說:“四哥(馮在家排行為老四),你我共事多年,彼此沒有說的,但為了相互有個平衡,也該給我個機會。我這樣說,沒有別的意思,為國為民,也為底下跟隨我多年的幕僚兄弟。”

段棋瑞所謂的“機會”,就是給皖係的人扛鼎,於是傅良佐成了湖南督軍,吳光新為長江上遊警備總司令兼四川督辦,接著又派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兼江蘇軍務會辦,以此來加強皖係的力量。

北京政府如此,王汝賢和範國璋自然就站在直係的立場,從八月開始,晃晃蕩蕩,到了十月初,兩個師以北軍的主力部隊進入湖南。段棋瑞聽後,急忙發出討伐令,部署戰局。

湖南督軍傅良佐,自恃段祺瑞的親信,一個勁說他們延誤軍機,遂傳達段祺瑞的命令,讓二十師和八師分為三路夾擊湖南,以解其圍。王汝賢繞開長沙,在湘潭西倪鋪和譚浩明的護法軍遭遇。南北戰爭打響。範國璋率兵進襲衡山,北洋軍先還有些氣勢,和護法軍展開拉鋸戰,你來我往,一月有餘。護法軍雖然多是沒怎麼打過仗的新兵,可目的明確,而且又在家鄉作戰,驍勇異常,先將範國璋逼退。範國璋無奈,一麵請王汝賢增援,一麵迂回作戰,在衡山、寶慶一帶,吃掉不少護法軍。後來,護法軍掌握北洋軍一些作戰特點,以自己地形熟的優勢,常進行夜攻,給北洋軍致命的打擊。值十月下旬,北方已經是雪花飛揚,而湘南一帶隻是略有涼意,北洋軍中的軍士有些不適,加之護法軍有地利的優勢,使之北洋軍損兵折將。王汝賢見狀,命部隊不要追擊,以保存實力。範國璋見王汝賢這般,幹脆也來個效仿,能拖就拖,作戰也不那麼積極了。

坐鎮長沙的傅良佐,見到前線如此安靜,便來到前線發號施令,恨不得把王汝賢趕回戰場。

王汝賢說:“我現在是兵困馬乏,你別在這裏告訴我怎麼打仗,趕快想辦法搞些給養來。”.

傅良佐說:“長沙告危哪裏有東西給你們,上邊有命令,收複湖南後,還要南下,你可聽好了,別誤了大局。”

王汝賢說:“你也看到了,地勢不熟,現在是戰固不能,守亦不可,撤退亦難。真是沒辦法,你還是給部隊一些實際幫助。”

傅良佐說:“你還想退?”

這時,範國璋剛從前沿陣地回來,見到傅良佐如此不識趣,些生氣,說:“你趕快給我滾,用不著你在這裏發號施令。”傅良佐也感到不能說服二位師長,知道保護長沙還要靠他們,態度有些緩和,找個機會溜走了。哪裏料到,傅良佐剛到長沙,忽然得到王汝賢和範國璋聯名通電,主張南北休戰。一時間,北洋部隊陣腳大亂,不知兩位北洋將領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人心開始慌亂,富紳商賈急尋出路,倒是老百姓比較安靜,曉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誰來對他們都是一個樣,隻是當心別在混戰中丟掉性命。平時比誰都能叫喊的傅良佐,聽到王汝賢和範國璋主和的消息,臉色蒼白,癱在太師椅上,倒是侍從把他拉起來,等緩過氣,他二話沒說,即與代省長周肇祥收拾好官印信件,乘軍艦逃跑了。

原來,在前線賣命的王汝賢和範國璋,臨來湖南時,把北京政府的態度也猜出幾分,仗也打得有些累了,於是就想讓馮國璋出麵找調停人,說和南北雙方一律休戰。王汝賢和範國璋這一手,真如同瞅冷子踹了段祺瑞一腳,打亂他對南方用兵的計劃,不僅如此,傅良佐一跑,實際上湖南也丟了。段祺瑞惱恨異常說:“王、範二賊,誅殺無赦。”他急令徐樹錚起草通電,緝拿王、範。徐樹錚急忙勸住,認為不可因小失大,現在局勢非同尋常,勸他莫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反正現在湖南是王、範二人的。徐樹錚這樣一勸,段棋瑞也冷靜下來,遂急忙以好言撫慰,命王汝賢為總司令、代行湖南督軍職權,並負責長沙地方治安。

王汝賢和範國璋在前線擅自退出戰鬥,單方麵提出和南方護法軍言和,非但沒受到懲罰,還撈個官當,倒不出乎馮國璋的意料。說起來這也是直係對皖係的一個勝利。

此時,馮國璋也開始活動,他步步為營,先是會見西南陸榮廷的代表,而後又暗中密電李純、王占元設法阻止北洋軍繼續由津浦、京漢兩線南下,瓦解段祺瑞“武力統一”南方的戰略。非常時刻,軍人講話最有分量,長江三督在馮國璋的暗示下,聯名發出撤兵停戰的通電,李純、王占元和陳光遠,還拉上了直隸總督曹錕。實際上,陳光遠找到曹錕時,講明和南方言和,曹錕也是以保自己地盤為主,聽到陳光遠一席話,對自己也是有利,便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陳光遠回去,卻將那聯名通電的“領銜”按在曹錕頭上。通電一發,曹錕也沒法否認,而且還是以他的口氣,通電曰:“即日起先行停戰,各守區域,毋再衝突,俾得熟商大計,迅釋糾紛。一切事情,錕等願意擔任之。”通電一發,更給老馮壯了膽,四督軍聯名言和,矛頭就是衝著段祺瑞的,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