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混戰篇】5 填缺都督四顧言他 圖謀自救起兵燕晉(3 / 3)

吳祿貞得朝廷令後,即派心腹到娘子關與閻錫山取得聯係,同時,他又截留了清政府運往武漢前線的軍械物資,電請內閣,彈劾在武漢“剿”義軍的蔭昌在前線治軍無方,求嚴治其罪。

山西義軍得到吳祿貞的消息,馬上派出兩個營開赴石家莊,執行截斷京漢鐵路的任務。吳祿貞同二十鎮統製張紹曾、藍天蔚商量好,他們豐台會師,會同閻錫山的部隊,成立燕晉聯軍,響應革命,直搗北京。吳祿貞電召心腹,令他們速來石家莊,準備起事。

此時,一個針對吳祿貞的陰謀已經形成。先說蔭昌,他對吳祿貞早已是恨之入骨。還在武昌首義時,吳祿貞要去武漢,說自己是湖北人,可能各方麵要方便一些。萌昌認為是陰謀,四處遊說,並暗示朝廷早晚要拿掉他。吳祿貞急於赴鄂當然有自己的目的,雖沒能如願,但山西響應革命,他和閻錫山又是老同學,心裏也是很高興,沒有過多戒心,他認為清王朝覆滅是必然之事,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一心熱血沸騰,奔走燕晉聯軍的大事。

他到石家莊後,住在票房,有人告訴他手下的馬步周要對他下毒手,他一笑置之。

傍晚,吳祿貞洗過臉,派人叫來管帶馬步周說:“聽說你要殺我,有這回事嗎?”

馬步周聽言,臉色蒼白,立刻跪在地下說:“望大人不要聽小人讒言,統製對我甚厚,我怎麼可能有此歹意。”

吳祿貞向來不把這個地痞出身的管帶放在眼裏,冷言說:“你要想殺,現在就動手罷。”

馬步周長跪不起說:“大人委屈小人了,小人從無此膽。”

吳祿貞將馬步甩扶起,笑言說:“我知道你沒有這個膽量,故此戲言耳。”

此話並非空穴來風,原來周符麟得到袁世凱的令喻,早已將那馬步周收買,臨別前,曾對其說:“我知道你的底,你因嫖賭,負債累累,現在缺的就是錢,我說得對不對?”

馬步周點頭說:“協統有什麼話就講吧。”

周符麟說:“我給你個掙大錢的機會。這次去石家莊找時機把吳祿貞給幹掉。你有沒有這個膽。”

馬步周聞言色變說:“小人不敢,那吳統製是朝廷重臣,殺了他我也得掉腦袋。”

周符麟說:“你真夠笨的,除了吃喝玩樂,什麼也不知道。吳祿貞是叛臣,正是朝廷要除掉他。你幹不幹吧,有人可是出大價錢。”

隨即,周符麟在手心處寫了一個“袁”字,然後又伸出五個手指頭。馬步周說:“難道是袁大人的意思。”

周符麟點頭說:“對。你下決心就好,五萬塊,拿著他的人頭來見我。另外,凡是和吳祿貞在一起的,格殺無論。他們全是革命黨。”

馬步周領命後,窺探時機,當吳祿貞找到他質問時,以為事泄,腦袋要掉了,真是嚇了一褲子尿。沒成想,原是一場虛驚,心想,活該這是天意,你不殺我,那就該我殺你了。

馬步周從吳祿貞房間裏出來,馬上糾集十幾個早已串通好的酒肉朋友,許以重金,說這是袁大人的旨意。一行人聽說,能為朝廷效力,又能掙這麼多的錢,何樂而不為呐。要說這次和吳祿貞會麵的還有一個人,是軍谘府第三廳廳長陳其采,他是同盟會會員、上海灘幫主陳其美的兄弟,本是來監視吳祿貞行動的。有人要殺吳他並不知道。陳其采是個機會主義者,腳踩兩隻船,所以他對吳祿貞也是網開一麵的。馬步周急報周符麟,殺不殺陳其采,周符麟電告說:別留活口。

正是二更時,石家莊車站槍聲大作,馬步周搶先衝進屋,對正看地圖的吳祿貞當胸幾槍。吳祿貞倒地身亡,馬步周又回過頭來追陳其采,見其鑽進煤車,逃之天天,旋即又將吳祿貞的首級砍下,裝進布袋,返回向周符麟領賞錢。

這事傳到袁世凱耳裏,長長舒了口氣,總算是消滅了一個敵人。吳祿貞嘔心瀝血的燕晉聯軍大業,也隨之流產。袁世凱這隻狡猾的狐狸,又一次得了逞,不過,從開始,殺不殺吳祿貞,他也是權衡了一番。對於吳祿貞的一些活動,袁世凱也掌握不少,他本是想用吳祿貞的力量,來打擊清政府,然後自己緩過手來,再收拾這個革命黨。後來看到,革命形勢比他估計的發展要迅速,若讓吳祿貞得了勢,自己是不是他的對手還很難說,再說,現在朝廷對他恩威並施,足以見那攝政王載灃還不敢把他怎麼樣,最終,他還是下了狠心,要殺掉吳祿貞。因為這些事,都是袁世凱自己籌劃的,非常秘密,連給那周符麟的錢都是特別指定的銀行,所以才出了追殺那個至少現在對朝廷還算忠誠的陳其采的場麵。

山西的革命黨聽到吳祿貞被害的消息,無不焚心憂腸,想到那吳統製的雄圖大略,毀在袁世凱手裏,更是痛心疾首。袁世凱收買殺手幹掉吳祿貞後,即回到北京,清廷委以兩湖總督,內閣總理大臣。載灃打心眼裏不願把湖北大權交給袁世凱,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向其讓步,連發四道上諭,那四道上諭曰:一、調萌昌回京供職;二、授袁世凱為欽差大臣;三、撥出一百萬兩白銀為湖北軍費;四、第一軍交馮國璋統率,第二軍由段棋瑞統率。

袁世凱得到權力後,對載灃說:“我奮此愚忠,誓殺盡群妖。這樣做也是為了能維護朝廷,使得皇統保存下來。”

袁世凱的一番話,載灃表麵上是受感動的樣子,心裏自有主張,後他又聽說袁世凱跑到隆裕太後麵前說:“我深深感到朝廷的恩澤,現在形勢逼人,可我決不負太後的重用。”

隆裕聽後,激動不已,流著眼淚,不顧君臣之禮,將袁世凱扶起來說:“國難當頭,社稷就靠你們的忠誠了。我和皇帝的性命也交給你了。”

袁世凱的投機本性,是不能讓別人看透的,你要是看透他,性命也就危險丁。袁世凱退下後,隆裕心有餘悸對內監說:“袁世凱也許真有幾分才幹,都說他狼子野心,可在國家危難中,倒也沒看出來,也許和曹操一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清廷大權旁落,但現在也顧不了許多。載灃派人到山西誘降,任命張錫鑾為山西巡撫,由第三鎮統製保護他到山西上任。吳祿貞被害後,閻錫山兵少將寡,按計劃北上,退出太原。起義軍一俟退出太原,清兵長驅直入,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廬舍為墟,尤其那第三鎮盧永祥部,由石家莊到太原,南下臨汾,途經趙城,所到之處,屍骨遍地,燒盡殺光,連日大火,將那臨汾夷為平地,大火幾日不盡,四野惡臭。原來是那來不及埋掉的屍體所致,而他所殺之人,多是百姓,尤以婦孺為最。趙城人民為了不忘這段曆史,曾鑄盧永祥鐵像跪於趙城南門內甕城西側,背部刻有趙城名士張瑞璣所作《鐵像銘》,以記其人其行,昭然後世。

袁世凱從彰德複出後,調整了部隊,馮國璋接蔭昌的第一軍,他再也不慢慢騰騰,袁世凱的複出,正中馮國璋下懷,因為袁世凱正是這些擁有兵權的漢人大臣的晴雨表。袁世凱這次又給他兵權,兩湖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此次鎮壓革命黨,最主要的是抓住兩湖的大權,得了勢,擁兵一隅誰又能奈何得了他。這是馮國璋的想法,說起來和袁世凱有些不謀而合,隻不過那袁世凱比秀才出身的馮國璋野心更大一些。袁世凱想要得到的,可不是區區兩湖,他要的是全中國,包括他稱言要保護的“孤兒寡母”。

武漢的革命黨都非等閑之輩,個個能文能武,而且很多的同盟會員都是留日學習軍事的高材生,能把一個統治近三百年的封建王國翻個底朝上,決非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馮國璋敢橫刀立馬,真是自有手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