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震詫然地站在那裏。
祝一鳴把還沒向黃春江彙報的市四套班子人選的推薦方案,向司徒震和盤托出,其中特別提到,擬由薛夕坤任市委書記,柳曉曼任市長,李毅任常務副市長。他之所以重點提及這三個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司徒震知道他退出江河市政壇的誠意,以及推薦新班子的公心所在,從而使司徒震打消對自己的戒備,這種孫子兵法上的“主動示弱”能夠使自己在江河市政壇上繼續據有主動權。
司徒震聽到祝一鳴“主動退出”的決定,深感突然,因為他在與黃春江的談話中,黃春江並沒透露出祝一鳴的這一決定;又感到有些欣慰,關鍵時刻,祝一鳴還是能以大局為重,不管他是退居二線還是調到新的地方工作,要建立起像江河市這樣盤根錯節的關係網和一錘定音的絕對權威,決非一兩年能做到。司徒震決對沒想到,這是祝一鳴用來保證自己權力升遷的一種計謀,一種陣勢。司徒震說道,一鳴同誌,你給省委推薦的市領導班子方案,完全沒必要對我說嘛,這是你的職責和權利。既然你相信我,對我說了,我也就實事求是地談點自己的想法。這個方案總體上還是有利江河市的穩定和發展的,對其中的個別人,我有些意見,今天就不想多加評論了。你決定退出江河市委書記一職,我認為這是明智的選擇,繼續幹下去,無論是對你自己還是對江河市,都不一定是好事。一鳴啊,這兩年我對你的確有意見,有的當麵提了,有的怕你有顧慮沒當麵提。今天你既然作了這樣坦誠的自我剖析,又下了這樣的決心,我也就不多說了。我如實地告訴你,不久前我找過黃春江書記,彙報了有關工作,順便談了對組建領導班子的一些看法,有些方麵,我倆是不謀而合了。
對司徒震的話,祝一鳴大都在意料之中。但找黃春江這事,出乎他的意料,更讓他意外的是,司徒震敢於坦陳不諱,忍不住感歎:司徒主任,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了,像你司徒主任這樣敢於坦露胸襟、真情相告的人太少了。如今的幹部、多數都是吃了湯圓說圓話,吃了麵條說長話,喝了豆漿說胡話,無論是對領導還是群眾,隻要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就沒幾句真話。這種風氣,可怕的腐敗啊!要消除這種腐敗,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司徒震的臉色和口氣都顯得溫和起來:你知道,乾隆為什麼當了六十年皇帝就不願再當下去,而要主動禪讓嗎?他很敬佩他的爺爺康熙,認為康熙帝的雄才大略無人可及,因為康熙當了六十一年皇帝,乾隆覺得自己不能超過他。同時深感在位時間越長,身邊講真話的人就越少,甚至像和珅這樣他最為器重的大臣,成天都是用假話來哄他開心。所以,他的禪讓真不失為明君之舉。其實,我們每個人不管地位多高,總有退下來的一天,總逃不過新舊代謝的自然規律。如果一個人活著連真話都不敢說,無論他謀到多高多好的位子,活得都是很可憐的。今天,你能對我敞開心扉說幾句真心話,我很高興。我也有三點人生心得與你共勉:一個人的一生中,既要珍惜肝膽相照的朋友,也要珍惜肝膽相照的對手;一個人的一生中,可以被人無數次地欺騙,但決不能無數次地欺騙自己;一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會經曆無數次的失敗,但最終的失敗不在於環境或對手,而在於無法消除自己的心魔。
在祝一鳴看來,司徒震所說的三點“人生心得”,每一點都是指向他的,他不得不承認其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這些哲理麵前,祝一鳴內心充滿了敬佩、矛盾、惶恐和無可奈何。他有些疑惑不解:在與司徒震的談話中,自己到底勝利了,還是個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