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也許你我終將行蹤不明
誰都沒有安全感
我曾經以為安全感是一種自身的心理素質。換句話說,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強大堅定的自信心之類給的。
當然,我針對的是男女關係這一範疇,但如果能夠反射到其他情況,也不一定。
之所以這麼說,打個比方,一男一女在一起,女人對男人非常沒有安全感,總覺得他會出軌、劈腿、曖昧,然後整天焦慮、煩躁,一有風吹草動就風聲鶴唳。長此以往,不僅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連對方可能也被拖得筋疲力盡。
但如果真的考察起來,可能在那期間,對方真的什麼都沒幹。
可就是這麼莫名其妙地被懷疑了,被擔心了,被深深地憂慮了。當然可以想象,在這中間,會產生多少爭吵、罅隙、解釋、誤會。
總而言之,一段關係會被“沒有安全感”生生打敗,拖得苟延殘喘。
一般說來,至少在早期的我看來,當然是那個女孩多慮了。明明對方什麼也沒幹,你也抓不出什麼證據來,就把對方當作嫌疑人來處置。采用的是大陸法體係,叫作有罪推定,就是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我先定性你有罪,然後你拿出無罪的證據來。
這麼相處,大概誰都要發瘋的吧。
不管怎麼說,有罪的證據總比無罪的要好搜集得多,畢竟後者都不知道從何證明起。
但那女孩因此容顏憔悴了,任誰也會心疼的吧。
於是當時,自覺深明大義的我,對她說過“安全感是自身素質,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的心理素質”這樣自以為是的話。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人是給不了別人安全感的,或許是太優秀、太漂亮,或許是太有魅力。總而言之,身上缺乏一種“讓人感到踏實、心安”的東西,但事實上這個人可能什麼都沒幹。而反過來說,所謂“魅力”這個東西,並非一種客觀存在。
說一個人有魅力,並不是說一個冰箱上有一個門把手這樣冷冰冰的事實,而是“有魅力的人”通常都會有意無意地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魅力。並非一定要進行什麼樣的行為,而是在潛意識裏一定會散發這樣一種氣息:你們是喜歡我的吧?你們應該會喜歡我的吧?
這是一種潛在的“希望博取所有人,尤其是異性好感”的體質,在這種體質下,一切都被曖昧化了。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你這樣理解可以,那樣理解也行。總而言之,當事人可以以非常無辜的姿態呈現出“切切實實的犯罪行為可是一件都沒幹”這樣的麵貌來。
但對方,被輻射到的人,被撩撥起來,甚至被弄得神魂顛倒,卻是常有的事。
這正是那個人希望的效果。希望被喜歡,希望引起對方在異性層麵上的好感,但至於自己會不會回應那樣的喜歡,卻是一件再說的事情。就像先在銀行裏存了錢,我要不要花,什麼時候取出來花,是另外一回事。
說起來,“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花過喲”。可是,在伴侶身上引起的強烈的不安全感,卻成了空穴來風的事情。人都是有感受的動物,如果明明感受得到你在這個銀行存了筆款,在那個銀行也存了筆款,雖然一分錢也沒真正動用過,但會焦躁不安,乃至於抓狂,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吧。
這個世界上,確確實實是有人有那樣的體質的,“衪”被我們稱為“有魅力的人”。
“有魅力的人”可能就是享受這種感覺,這種在哪家銀行都有自己一筆存款的感覺,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動用其中任何一筆,但光是這樣就足以讓伴侶發瘋。
但也有一種人,身上足具“讓人踏實、心安”的體質,且不會四處亂放電。但也有可能,這樣的人,悄無聲息,冷不丁地就幫你把事辦了。在此之前毫無征兆,讓人心裏安安心心,突然一個霹靂下來,事實已成,不容辯駁,消費單上條例分明,纖毫畢現。
這樣的人,也足夠讓人崩潰。
前一種人,讓你終日活在膽戰心驚的不安中,可能一生也不會東窗事發。後一種人,卻會讓你在笑眯眯地舔著冰激淩的當口突然挨一記悶棍,可能半年都回不過神來。
如果是你,要選擇哪種?至少我沒想好。
我覺得這件事之所以難,是因為世界上這兩種人占了絕大多數吧。
我那句話是錯的
她坐在我的麵前,和我講她的愛情故事。我甚至不知道這算不算愛情故事。
她有一個男朋友,但我甚至也不知道他算不算“男朋友”。
她喜歡他,喜歡到了所有朋友都知道的地步,他也沒有明確否決過她,有時候他們會在一起睡覺,但是天亮後就像彼此不搭界;她會為了他深居簡出,他卻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承認過他們的關係;她可以找不到他,但他“不可以”找不到她,一個電話找不到就會發飆。
她想和他結婚,可他說這不是他現在考慮的事情。
她不確定他們之間算不算男女朋友關係,她唯一能確認的,就是他除了她之外沒有別的女人。
“就是個性很古怪啊。”她看著我,很苦惱地說。
我喜歡她,卻沒有任何想讓她做我女朋友的想法,我喜歡她隻是因為我可以在她身上看見年少時的自己,又萌又賤,又真摯又幹淨,不裝,不假。她曾是我一個戲來試鏡的女演員,最後沒選中,她也無所謂,我也無所謂,但我們莫名地變得很好。
我當時對她說的是什麼呢。
我說:“嗯,疲掉了就好了。”
我為什麼會對她說那句話呢?原來那個時候我也陷在一段灰敗的感情中不能自拔,對方明明顯得對你完全無所謂,可是嘴上說來卻是在乎你的,甚至除了你之外不會再在乎其他人,然而行動上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個人完全不在乎你,唯一在乎的就是“失去你”,隻有那個時候,對方才會緊張起來,激動起來。然後用一些激烈的行為,感人肺腑的話語把你再哄回去,接著依然如故。
當我和另外一個朋友說起的時候,她對我說的就是這句話,“嗯,疲掉了就好了。”所以我未經大腦就直接送給了我對麵的這個女孩。
“什麼叫疲掉了?”她問我。
“就是有一天你對此已經徹底沒力氣了,你怎麼折騰都好,我已經沒感覺了。”
果然她聽後,撫著額頭,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看來,她對這段關係已經完全無力自救,隻能靠著老天,或者靠著時間來拯救自己。不是說時間可以打敗一切嗎?它都能打敗原本熱烈盛開的感情,對區區一頭熱的在乎又怎在話下?
更何況在這個過程中,這女孩已經憑著這段非人間的關係練就了一身自立、自強、自我相處的好本領。因為人漂亮,好多雜誌找她拍照片,一年多馬不停蹄地在各種款的男人中間,而最想與之結婚的那個人,卻始終故我。前兩天我突然想起,給她發了一個信息,問她那方麵怎麼樣了。
“哪方麵?”她依然笑得很賤。
“就是你那段不靠譜的關係啊。”
“還是那樣啊。”她賤賤地笑著說。
我本來想罵她兩句,但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我知道她信任我,可能把我那句話當作至理名言來遵循了。“還是那樣”就是“時間沒到,還沒疲掉”。我掛了電話,歎了口氣,想了一會兒,才悚然而驚。我想,我那會兒告訴她的那句話是錯的,或者說,我那個朋友對我說的這句話根本就是錯的。
當時我們都陷在無力的狀態中,對這種不需要自己花力氣,期待老天給你個了斷的建議總是太欣然接受了。自暴自棄地躺在那裏的姿態確實比較窩心,揮劍斬情絲除了智慧,還需要決心,那會兒誰還有力氣去做什麼事啊?隻希望這朵花自然枯萎。可是,隻要你還沒到快要餓死、渴死,還能每天吃飯每天睡覺的地步,每天吃飽睡醒,都能長出新的力氣,不知不覺地去滋養這段關係。
換句話說,這朵花永遠不會開出來,卻也永遠不會枯萎。
“疲掉了”那一天,是不會到來的。
你說:“我太愛他了。”
親愛的,我想該是我用正經動過腦子後的話來告訴你了。你不是太愛他了,我當然承認你愛他,隻是你不願結束,因為你在這上麵花的成本太多了。你花的成本越多,越不願罷休,就像賭博輸錢,之所以會越輸越多,最後傾家蕩產,隻是因為不甘心,期待著哪次老天讓你好運,一次全部贏回來。你愛上的不是賭博,不是輸錢,你愛上的隻是不甘心。你想的隻是這時收手,我扔下去的那些錢怎麼辦。
沒了就沒了,我們再在別的地方掙回來。
輸了就輸了,我們體體麵麵地走出賭場,不要被人打出來或者哭著爬出來,好嗎?
寶貝,我那天對你說的話不要當真,忘掉它,我們都有糊塗的時候。
史上最悲傷的情話
前幾天,我心驚肉跳地看完了一本書。
書的作者是美國的一個泡妞無數的鼻祖級花花公子,大概是看周遭的男人混得實在太慘了,追不上美女,追上了也慘被甩,不然當備胎(沒辦法,這個世界上loser1那麼多,美女那麼少,垂青你都是給你麵子),再不然就是就算不甩不備胎,也是被惡劣至極地對待,實在看不過去了,寫了一本書。詳細記載了他這麼多年的泡妞心得、招數策略,整合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泡妞大法,公之於眾。
據記載,美國眾多loser捧著這本書,如獲至寶,像捧著《九陰真經》一樣。從此以後馳騁江湖,攻城略地,屠戮蒼生,血流成河。
你如果覺得我是在為這本書做廣告,那你就錯了,我從頭到尾都不會提這本書的名字。
我之所以說它,是因為我知道它完全是有效的。
說白了,它所有的戰略原則都是建立在一個我們大家誰都知道,但誰也不好意思說出來的基礎上——人,無論男女,隻要是人,就是賤人。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對心理學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你對一個人越好,“衪”越不會珍惜,隻會越來越習慣直到麻木。你把一個人捧得越高,得來的隻會是俯視的眼神。所以要搞定一個人,從最開始,就不要讓“衪”飛上天。可以示好,但這好是“賞你的”,我不獨缺你這一個。習慣性地打壓,然後給甜頭,然後打壓,就像馴獸,直到徹底臣服。
這和什麼純純的愛壓根兒沒關係。在這個世界裏,隻有叢林法則,隻有弱肉強食。在我們的世界裏,我才是王,即便我愛你。
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慢慢長大,麵對世界紛繁,現實性的問題接踵而來,方法論確實好用、有效。針對人性,一針見血,解決難題,保障順利。但碰到感情的事,問題就來了……在感情裏,到底是真心至上,還是手段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