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那些叫做青春的日子(下)(1 / 2)

一個對你好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認為他不好,你也要對他好;一個對你不好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給他鮮花和掌聲,你也要遠離他。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總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太多的說不出口,有太多的未知。

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都是從呱呱墜地的嬰兒開始與這個世界相處,可是我們太不一樣了,不同的外貌,不同的性格,太多太多的不同,於是能輕而易舉的區分你我他。

很多年後,琪格問自己:“你後悔嗎?當初讓他走。”“如果能回到過去,我還是同樣的選擇。”是的,不後悔,哪怕她這麼多年一遍又一遍的回憶:

那個叫柳恒的男孩,琪格也不知道到底該怎樣去評價他,她也一直逃避這件事。

別人眼裏的柳恒,吸煙、喝酒、打架、逃課、早戀……

柳恒的一切行為,不知道是早熟還是過度的叛逆,一個初一的孩子,與同班同年級的人相比,他似乎一直顯得格格不入,他整天和幾個初三的學長鬼混,做著那些老師和家長不喜歡的事。

他是特例,在其他男生迫於校規班規的壓力,把頭發剪得短到弄不出任何造型甚至都不用梳理的時候,他一個人留著劉海到眉且有一邊快要把整隻眼睛都擋住的長發;在學生管理中心的老師檢查檢查儀容儀表時,他拖著一雙懶散的人字拖、一件寬鬆的T恤加一條齊膝短褲,怎麼看都像家居服的那種。

他醒目的發型,手鏈以及家居服。不知道在學生會那裏出現過多少次紅色警告,可他依然無動於衷,我行我素。

“柳恒今天真的挺過分的……”去食堂的路上,琪格聽見前麵的同學談論著早上發生的事。

“他一直這樣喏。”琪格心想。從來不按時來上課,一上課就趴著睡覺。所謂“今天真的挺過分的”指的也就是他在物理課上頂撞老師後摔門離去的事罷了。

他是琪格認識的人中第一個談戀愛的人,他把“男朋友,女朋友”引入了琪格的詞彙世界。他認識初三的好多女生,都是不學習的那種,這種稀罕的事恐怕那幾個學長功不可沒。

“柳恒,快出來!”這是琪格基本上每天下自習後都聽到的刺耳的噪音。有時候是一個,有時候是幾個一起,每隔幾天換不同的人,隻是都是女生。甚至,在柳恒磨蹭的時候,她(們)直接進來教室把他拉出去。全班同學都知道他成天和一堆即將畢業,不學無術,破罐子破摔的學姐在一起,也就必然知道他招惹了那些人中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的男朋友。

後來琪格聽人說,他被學姐們的男朋友們教訓過幾次。

在班上,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們不願意接近他,像是和他一起吃頓飯就會被老師和其他同學貼上壞學生的標簽,他也不屑於理他們。

總會時不時的有某段時間,他成為大家閑聊的話題,當然,沒有誰的嘴裏吐出來一句好話過。琪格不參與他們,她從來沒說過他的一句不是。

她雖然說不出為什麼,但是她知道他的那些不被周圍人認可的行為肯定是有原因的。琪格知道他的內心深處是和其他人一樣的,甚至,他思考得比其他人還要多。

愛哭的琪格,每次流淚時身邊都少不了一堆人安慰。但是,人群中從來不見柳恒。尤其是每一次都去哄她安慰她的那幾個,所有人都以為她們是最關心琪格的,哪怕平時看不出來。

有些事,隻有琪格知道。每次遇到傷心的或者生氣的事,她總能在書裏麵不小心翻出一張紙條,有時會在回到宿舍時收到一條短信。不管是紙條還是短信,都是精簡的幾句“怎麼了?開心點。沒什麼大不了。實在難過,可以和我說說。”

還有一次,琪格感冒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床單和被套都髒了,齊莨又不在,她咬著牙準備到寢室外麵的水龍頭處洗,因為外麵有太陽,可能會好一點。在她準備放水時,手機響了。

“抬頭看看你的對麵,看到洗衣機了嗎?你把要洗的放到那裏,我等會兒給你洗了。感冒了就好好休息。”

……

有時候,你隻是想對一個人好。或許是因為他值得你對他好,或許是因為他需要你對他好,或許誰都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你真的僅僅是想對他好,想對他好而已。

柳恒無疑是被老師和同學視為另類的,到後麵,老師不管他了,放棄了他,同學也和他似陌生人。

有些事,總是出乎意料。一個近乎白璧無瑕的學霸並被所有的人慣著寵著,一個臭名昭著、無藥可救的少年。她應該討厭他、遠離他才對,他們都這樣認為。

很多事是沒有定論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或者應不應該,就像世界的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