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欲求(二)(2 / 3)

新陽市的老國企已經無力再消化待業青年了,企業自主權越來越大的的廠長經理們也不再把這個任務看的很重。開發區的新企業不斷上馬之後,一些從老國企出來,但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待業者有了重新找工作的機會。

新陽市也給出了很多第三產業的優惠政策,餐飲娛樂等場所如雨後春筍般不斷開業了。個體戶早就不是什麼羞於見人的身份,能夠在馬路邊擺個煙攤兒,走街串巷賣賣山貨,自由市場上修修舊家電……都是一份不錯的營生。有些積蓄的家庭開個小商店,代理個日用小商品,賣賣五金土產,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富足了起來。都說老天爺餓不死瞎眼的家雀兒,越來越好的政策也給了人們勤勞致富的機會,整個新陽仿佛又和諧了起來。

時光飛快,日子一轉眼已是一九九八年,新陽的經濟增速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增長著,新陽開發區已經落戶了二十八家大型企業,放眼全省,新陽已經成為了東湖名副其實的經濟中心。

跟大好的經濟形勢相反的是,大慶的局長位子越做越不穩當了,以紡織廠為首的一批技術能力較為落後的企業,真正的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破產轉製、下崗、再就業成了新華區企業職工們掛在嘴邊的詞。負債輕一些的企業還能搞搞買斷工齡的模式,可是負債重的企業,例如紡織廠,已經停發了工人們一年多的工資了。

紡織廠的很多工人都在後悔,為什麼九五年不拿著安置費做點小買賣,那樣的話,現在說不定已經小有成就了。

周正平就是這麼一個牢騷滿腹的代表,五十好幾的人了,眼看再有幾年就退休拿養老金了,卻趕上了這麼一場盛世改革,做過庫房主任的他,寧可像以前一樣,拿著幹部待遇看車棚,也不願拉下臉來去做小商販。清晨,周正平早早的起了床,拿著自己的鳥籠子,晃晃悠悠出了門,看著在道房口擺攤兒賣豆腐腦的林菁說道:“你這丫頭片子行啊,一天天起的比雞早,你圖什麼啊?”

“就圖個心安理得,萬事不求人!”林菁麵無表情的說道。

“白瞎這張臉蛋兒了,你好歹努努力,怎麼也能混到廠長身邊吃口熱乎的不是?”周正平笑道。

“沒工夫跟你瞎貧,想吃就坐下,閑得慌就搭把手,要是真掏不出一碗豆腐腦、兩根油條的錢,我就請你一次。”林菁說道。

周正平一手拎著鳥籠子,一手在褲兜裏緊攥著兩塊錢煙錢,故作淡定的說道:“等我帶我的寶貝兒遛一圈兒回來再說吧,它比我金貴。”

粗壯漢子張猛對著正待轉身的周正平說道:“周胖子,自打你讓人從庫房攆出去,就開始遛鳥了吧?知道自己褲襠裏那玩意兒歇菜了,給自己找個能動的‘鳥’玩兒,哎,還是人老心不老啊。”

周正平知道張猛是個渾人,加快步子離去了。周正平前腳走,兩輛黑色的桑塔納從狹窄的胡同中相對駛來,坐在小吃攤上的人誰也沒有動,有人心想著:我憑什麼給你讓路;還有人想著:開車就牛逼了?看你倆怎麼過。

胡永剛從一輛桑塔納的副駕駛上下來了,笑著對另一輛車上的人說道:“陳局,有急事沒?一起吃早點吧。”

大慶樂嗬嗬的下了車,副駕駛上也下來了一位女警官。“我就是來吃早點的,趕緊的,吃完了給人家出門兒的人騰地方,咱倆把路都堵死了。”

張猛見是胡永剛和陳局長,忙去搬了幾個小馬紮,站起身將自己跟前的桌子收拾了一下,張羅到:“胡老大,坐我這兒吧,人太多了,你和陳局將就一下吧。”

“幾位還是老幾樣?”林菁問道。

“嗯”大慶點頭道。

“陳局,我說怎麼讓你請去開發區吃西餐早點你不去呢,原來你也愛吃‘豆腐西施’家的東西啊?”董芳華開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