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欲求(二)(1 / 3)

公平在利益麵前往往顯的卑微、渺小。感歎著入錯行的企業工人們苟且的生活著;國有壟斷企業的人們卻享受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福利,郵電局的退休人員,子女還能進郵電局就業;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再不濟,也能混一肚子好下水。

新華區吃不上飯的工人越來越多,江北區的豪華飯店一家接著一家開業。分配到紡織廠的本地大專院校畢業生,前腳剛慶祝完自己終於步入社會,可以掙工資養活父母雙親了,後腳就發現廠子搞職工入股,沒掙錢之前自己要先交錢。

都說賊不走空,但是見到新華區隻有上著兩三把鎖的破自行車可偷,也隻好掃興的平平安安回家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機關單位家屬樓的小房成了盜賊光顧的重災區,豪華摩托、名煙名酒、各式瓷器擺件一夜搬空了。白天,江北分局的同誌和轄區派出所的同誌全員出動,挨家挨戶做著筆錄,有些聰明的人沒敢把自己家丟的東西都報出來。但還有些家屬跋扈管了,我家丟了什麼什麼值錢東西,你們必須什麼什麼時間破案之類的話,聽的一些老公安不住發笑。

一些目光短淺之人顧不得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把一些不敢跟紀委同誌聊的話題一股腦倒給了公安同誌。江北分局的局長拿著這些筆錄彙報給了袁芳。袁芳看後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重視,畢竟丟東西的除了普通幹部家庭,還有一些自己也不願得罪的重要幹部家庭。

江北的警力有限,就算每晚多去各機關單位的住宅樓前轉兩圈,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更何況很多基層幹警很厭煩這種去給貪官看家護院的活兒,總是象征性的溜一圈,意思一下就走了。賊們就像和公安人員打起了遊擊,機關單位的家屬院剛消停兩天,市公安局家屬院的小房被一夜之間撬了個遍。

江北的賊盜之事最終還是不脛而走了,有人聽了拍手稱快,有人聽了一笑了之,還有人興高采烈的當做談資,與親朋好友分享著這一奇事。一時間,防盜門的生意火了起來,有點兒手藝的人,都爭相從事著防盜門的安裝買賣。

新陽正處在一個發展的瓶頸期,市政府亟待一個穩定、安全的社會投資環境,袁芳頂著壓力給各分局布置了任務,但要求的不是破案率,而是報案數。

自行車丟了就別報案了,報了也找不到,還耽誤你時間;錢包丟了就別報案了,找到了也最多隻是錢包,錢是肯定找不回來的;家裏的貴重物品丟了?大額現金丟了?有發票麼?能說清楚哪兒來的麼?沒有?說不清?那就別報案了,省的給自己惹麻煩……

你好我好大家好,通過數據,我們又得到了一片安寧。防盜門並沒有降低竊賊的工作熱情,反而有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防盜門的解鎖技術很快就在一些有組織的盜竊團夥裏普及了,如獲至寶的竊賊們不再晚上行動了,他們白天打起了一些富貴人家的主意。一時間,保險櫃又開始熱銷了。

如果撈偏門可以養活自己甚至發家致富,那麼誰還願意麵朝黃土背朝天?如果吃拿卡要可以工作省時省力還好處多多,誰又會堅持原則公事公辦?各行各業、各色人等有著不同的欲望和訴求。底層的人無非就是想吃飽穿暖,孩子有學上,老人病了有藥吃;有些小身份的人無非就是想人前顯貴,人後不累,吃喝拉撒有人跑腿;官員與富商相互結交,共謀著遠大前程,在他們的藍圖裏,有著讓底層人如何增加收入的內容,生活水平如何提高的內容,生活環境更加優越的內容……

大慶似乎正遊離在這三界之外,他人後有著新陽最富有的民營企業主的身份,人前就是人民的忠實衛士,用著樸實的農民思維,培養著防衛與進攻相融合的潛意識,在單位為了工作絞盡腦汁,回了家享著這個時代人不敢想象的齊人之福。

大慶自從家裏的事情處理的有些條理之後,麵對單位的棘手人事問題,也顯得從容了很多。新華區有五個派出所,大慶隻是代理局長,幹預不動所長的任命,隻好打起了副所長的主意。大慶主持工作三個月之後,五個派出所的第一副所長都換成了他的嫡係,工作自此才有條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