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未雨綢繆(二)(3 / 3)

“宏宇,不要說了,這種事兒不懂最好,懂了就覺得自己髒了,我也佩服大慶能潔身自好。公安這個工作,尤其是基層工作,總跟壞人打交道,時間長了人的思維都變了,就說駐廠派出所那幾個老民警吧,換上便服之後,哪個看著都不像好人。”武誌學說道。

“看您說的,我怎麼沒這個感覺。”大慶不好意思的說。

“所以我說你出淤泥而不染嘛。”武誌學誇讚著說。

“好了,好了,別誇我了,我都不好意思了,說正經的,幫人幫到底,您那裏有沒有適合新天地的活兒給他們幹啊?”大慶換著思路說。

武誌學想了想說:“有,而且還在江東,輕工學校、財會學校、外語學院、郵電專科學校之間不是有塊兒地麼,我跟市裏彙報過,想在那裏建一個開放式的廣場、公園,讓學生們組織個英語角之類的活動也有地方去,同時也能美化一下學校周邊的環境。”

“太好了,這樣江東的人文水準又高了一個層次。”張宏宇說道。

“修廣場也不難,比蓋樓容易多了,也確實適合新天地這樣的公司,我替他們謝謝您了。”大慶說道。

“行了吧,我剛才話還沒說完呢,那塊兒地呀,周邊的學校都想搶,用來蓋教職工宿舍樓,輕工學校還是我主持著建起來的,校長們天天去我辦公室為這個事兒找我,生怕自己學校吃了虧,我把那塊兒地安排給哪個學校都不好,所以才想著誰也不搭理,建個公園、廣場,誰都能用,這樣多好。”武誌學說道。

“高,不但照顧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還讓那塊地有了更合理的用途。”張宏宇佩服的說。

“其實那幾個學校建校的時候都規劃著教職工宿舍用地呢,這些個校長蓋起樓來也不一定會分配給自己學校的教職工,他們那點小心思我還不懂?你就說衛校剛蓋的兩棟樓吧,裏麵住的都是什麼人?有我們建設局的,還有衛生局的,最多的是房管局的和教育局的,真正的教職工住上了嗎?住上的都是不教學的校領導!”武誌學氣憤的說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啊。”張宏宇歎息道。

“我們單位今年也能給我分套樓房,我是挺知足了,可是我不想去住,我怕萬一有一天,王楠姐回來找不著家。”大慶有些傷情的說。

“我還是告訴你吧,不說我也覺得憋得慌,王楠是和我兒子一班飛機去的德國,鄭院長幫忙聯係的醫學院,人家是教學、科研、治療一體的學校,學生又要給患者看病,又要搞科研,最真實的接觸病患。哎,跑題了,我是說啊,我兒子和王楠在一起,我兒子在那個醫院學習,王楠帶著孩子在那裏看病,相互之間也有個照顧,你放心吧。”武誌學說道。

大慶聽後,心中稍安的說:“謝謝。”

“不說這些傷心的事兒了,對了,大慶,今年我們區委區政府要蓋辦公樓,你回去讓張彤他們準備準備,我想搞個公開招標,省的一些想走關係的人整天托人來煩我。”張宏宇說道。

“對,這樣最好,公平合理,不會給一些人鑽空子的機會。市裏的兩個建築公司,我都不想說他們了,他們的企業什麼規模我不是不知道,怎麼就能一下子承擔整個陽江的建設任務?調查了一下我才發現,他們接手了這些項目之後,就轉給一些小民營單位幹,如果國營企業在這麼嚴肅的工作上玩買空賣空,就算我們建設好了一個新陽江,這樣的城市也經不起風吹雨打!”武誌學氣憤的說。

“哎,我接觸張彤他們這樣的人還多些,民營企業生存不易,能從國營企業手上找點兒食兒吃也不賴了,可不敢奢望太多。”大慶說道。

“有什麼不敢的?像是修廣場,修上下水管道的活兒,技術含量並不高,民營企業就該和國營企業一樣的競爭,既能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又能讓公有製經濟有些危機感,從而增強活力,這就叫鯰魚效應,領導人這麼做絕對是高屋建瓴!”武誌學慷慨激昂的說道。

“您等會兒啊,我找個筆記一下,您能從說一遍麼?”大慶不好意思的說。

大慶一邊說一邊去包裏找筆和紙,張宏宇看了大笑道:“大慶啊,咱們能不搞的這麼嚴肅嗎?弄的好像你去人民大會堂開會似的。”

“不是,不是,我這人確實文化淺,現在當個分局的副局長,我老覺得腦子不夠用,聽你們說話我特別長見識。你們不知道,以前我這人不愛看書,我幹爹其實也是個大老粗,樸實點兒的道理我都懂,複雜的學問就搞不來了,後來接觸了王楠姐,認識了你們,我更覺得自己是個井底之蛙了。我現在沒事兒就去書店,我一個同事的愛人在新華書店工作,對我可熱情了,每次都給我介紹這個書、那個書,不買也沒關係,讓我包個書皮兒拿回去看,看完了送回去接著賣,弄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大慶直來直去的說道。

“各有所長而已,不用為自己的出身和學曆自卑。樸實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奉行的有幾個?都知道助人為樂是好事兒,雷鋒叔叔還不是一樣三月來了四月走麼?你要是一年到頭都能當雷鋒,你就是別人眼裏的傻子和異類了。”張宏宇感歎著說。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大慶唱著最新的流行歌說。

“這個連念帶唱的歌雖然不大好聽,可是歌詞講的挺耐人琢磨。”武誌學說道。

“這叫搖滾,你看,武大哥也有不懂的吧?所以你不用介懷什麼,愛學習是好事兒,別因為自卑而學習,真正能學懂學精的都是出自興趣,要我說,你去圖書館辦個閱覽證,想看書了就去那裏看唄,書這東西就是需要人多翻翻,要不然就長蟲子,爛掉了。”張宏宇說道。

“書爛掉了不可怕,人的操守、原則爛掉了才可悲,多讀書是好事兒,書就像是一顆釘子,一本好書能讓人將自己的理想牢牢的釘在腦海裏,不忘初心。”武誌學發自內心的說。

幾人茫無目的的閑聊著,痛痛快快的評價著身邊的人和事,發泄著心裏的鬱氣,一頓飯下來,已經是夜裏十一點了,幾人才盡興的推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