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我也是第一次聽說,挺有道理的。說白了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看清楚自己所在的職務,別把該勞心的事兒幹的勞力了,也別把勞人的事兒幹的勞心了。”武誌學感慨著說。
“我文化淺,你們說的我不太懂,也不是一點也不明白,就是,怎麼說呢,哎,算了,邊幹邊學吧。”大慶愁眉苦臉的說。
“陳凡,哦,你是叫陳凡吧,我覺得陳凡比你們都實在,尤其是你,小五,這才當了幾天廠長啊?就把自己搞的一身官僚架勢,你學學大哥,跟誰都低眉順眼的,姿態那叫一個沉穩。”張蘭說著說著教育起張宏宇來。
“二姐,咱們還能好好聊天麼?咱們家就我一個從來不讓你煩心的吧?你再教育我,我可就給你做媒去了,我讓你不得安生。對了,你怎麼還不回常山?總耗在陽江幹什麼?坤哥,你可一定要收我二姐的錢啊,可別讓她賴你的賬。”張宏宇逗弄著張蘭說。
“去你的吧,這不是趕上陽江發大水了麼,我在這裏做個係列報道,領導批準了,我可以一直在陽江呆到明年呢。”張蘭得意的說。
“那你去家裏住吧,順便盡盡當姑姑的義務,幫忙看看孩子不好麼?幹嘛非在人家劉老板這裏占著人家的地方?你弄得人家怎麼做生意啊?”張宏宇笑道。
“你家孩子金貴,我可照顧不了,萬一有個病兒什麼的,還不讓他爺爺奶奶埋怨死我?我一個窮記者,買的東西又不入你媳婦兒的眼,你都整天躲著鄭麗麗,還想讓我當黃繼光幫你堵槍眼兒?想的你美吧。”張蘭隨著性子說。
“家家有本兒難念的經,咱們能不說這個了麼?”武誌學回避著說。
張宏宇突然嚴肅的說:“武局,大慶,你們跟我來我姐屋裏坐會兒,有點事兒跟你倆溝通溝通。”
武誌學看張宏宇嚴肅的樣子,預感到了他想說什麼,拉著大慶隨他去了,張蘭也好奇的尾隨著上了樓。
進了屋,張宏宇為難的同張蘭說:“二姐,你看你,怎麼哪兒都有你啊?你們當記者的是不是對別人的私事兒都特別感興趣?”
“怎麼跟你姐我說話呢?別以為你長個大個子我就不敢揍你。你占的我的地方,我就不工作了?你們說你們的,我寫我的稿子,咱們互不打擾。”張蘭打著鬼主意說。
“你姐也不是外人,算了,別在意這個了,你是不是想說紡織廠的事兒?”武誌學說。
“嗯,不瞞你們說,我,我被人舉報了,紀委前兩天來人找我談話來著,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兒,他們說有人告我公車私用,告我不注意團結,大權獨攬、獨斷專橫,其實說起來都是小事兒,現在政企分開了,企業有企業的自主權了,誰給國家利稅多,誰就是好幹部,他們說的那些小節問題,其實就是想給我施壓而已,我有預感,可能這個廠長我幹不久了。”張宏宇說。
“知道會安排你去哪裏麼?”武誌學問。
“現在陽江哪裏都缺人,這次的水災中,死亡、失蹤的幹部多了,為了抓緊把各方麵的工作開展起來,趙市長一定會不拘一格提拔幹部的。”張宏宇平靜的說。
“我就算是一個例子吧?”大慶有些不自信的問。
“大慶,你是一個稱職的副所長,你的工作成績紡織廠的工人和家屬們有目共睹,這是你應得的,當然,你確實也是你們係統最年輕的副局長了,以後一定要事事小心啊。不被人妒是庸才,可是被人妒忌,別大多數人妒忌更不是什麼好事,走一步看一步吧。”武誌學鼓勵大慶道。
“大慶,我不方便和王楠多接觸,不是我對她有什麼成見啊,你別多想,是我們家那口子實在是心眼兒小,我能回避就回避吧。如果我調走了,新廠長可能會把銷售交給自己的人幹,我想趁著自己還是廠長,讓王楠去把印紡總公司的服裝廠承包了,也給她一個退路,你回去問問她的意見吧。”
“王楠的能力我清楚,如果紡織廠的銷售幹不了了,我也可以做主幫她調到電視機廠,電子行業以後有發展啊。”武誌學說道。
“你們這幫大老爺們兒,你們覺得這是幫她?你們根本就不懂女人,雖然我就跟她接觸過兩回,但我敢肯定的說,我比你們了解她,她是個自強獨立的女性,她會把你們所謂的幫助當成是對弱者的施舍的,我敢肯定,大慶問了王楠的意見後,她隻會什麼都不選!”張蘭突然插話道。
大慶琢磨著張蘭的話,覺得這個看似瘋癲的女人有時候看事情真的是一針見血,話說的也透徹,當記者的見識應該很多,以後自己該和這個人多請教才對。
“蘭姐,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我挺服你的,哦,對了,這是我的傳呼號,我也還沒用過呢,你要是在江北采訪,有什麼我能幫忙的事兒你就找我,別客氣啊。”大慶謙虛的說。
“知己啊!”張蘭說著就給了大慶一個熱烈的擁抱。
張宏宇小聲跟大慶說:“我二姐這人有點兒離經叛道,你可別跟她走太近,你要是被她的行事風格感染了,以後有你哭的時候。”
“小五兒,又說我壞話是吧?”張蘭道。
“沒有,沒有。哦,對了。武局,市裏沒找你談過話麼?”張宏宇機警的岔開話題說。
“就找我了解過咱們陽江的工業產值,利稅情況,還有企業受災情況,關於受災企業的修繕、重建等很緊迫的工作連問都沒問。我也奇怪的很。”武誌學說。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企業可能就從此徹底消失了,市裏也是想借著災害把那些虧損企業的包袱甩了,上馬一些新項目。哎,國文濟精心設計的發展規劃估計要推倒重來了。”張宏宇感歎著說。
“現在這個大破大立的好機會,市裏不會放過的,尤其是新市長剛上任,救災雖然緊迫,但為以後的陽江發展重新謀劃才是長遠之計,推倒重來雖然會造成浪費,可也是機遇啊。”武誌學感慨著說。
“我估計年底你也會有新的工作安排,你做好思想準備吧。”張宏宇猶豫著說。
“我也有同感啊。”武誌學說。
“陽江其實還是發展比較慢了,這幾年全國的很多的城市都在天天蓋高樓,拓寬馬路,建設大型市政工程,陽江也該有個自己的大型排水設施才對,吃一塹長一智嘛。”張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