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識抬舉(2 / 3)

“你走吧,以後別回來了,我們家丟不起這個人。”王楠的父親絕情的說。

王楠坐大年初三的火車回了陽江,她懷著一顆冰冷的心回到了那個讓她感覺溫暖的小院,一個人靜靜的唱著《我想有個家》……

過完年,王楠收到了人事科的調令,讓她回技術科。她高興之餘還有些惆悵,自己的命運總讓別人拿捏的感覺很不舒服,令她寢食不安,她想學徐庶進曹營,隻要劉建民在,自己就不獻一計一策。

劉輝出門前囑咐過劉向前,讓他多去車間看看,有什麼問題抓緊督促技術科解決。劉向前也感覺到事態嚴峻了,雖然其他副廠長都笑話他“皇上不急太監急”,他也無暇理會,他知道哪頭重哪頭輕。下了班,他看到王楠收拾東西要走,不快的說:“這個技術問題還沒解決,你不能下班,你沒看大家都還沒走麼?”

“劉副廠長,你要是覺得這麼耗著就能解決的話,你就耗著,我是無計可施了,在我想到好辦法之前,我需要休息。”王楠不鹹不淡的說。

“王楠姐,你就幫幫我們吧,你是技術科的頂梁柱,再這麼下去,咱們廠以後都開不出工資了。”蔡穎說。

蔡穎去年的時候對王楠調到機關搞接待很是羨慕和嫉妒,機關裏沒有刺鼻難聞的化學試劑味道,還經常接觸領導。她琢磨著師姐這是被重用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成副廠長了,最次也是個辦公室主任。可是當王楠被貶到庫房去之後,她再也不幻想什麼時候她也能去機關了,這大概就是老師傅們聽的評書裏說的“伴君如伴虎”吧。她還是安心待在技術科好了,可是王楠一走,她以前看著王楠搞的一些很簡單的配方就再也不好用了,她和她的師妹關欣怎麼也弄不成一個穩定的配方。她眼看著印染車間的新產品一個個停了工,感覺自己像個罪人一般,走到哪裏都抬不起頭。

“你讓她走吧,一個看庫房的能有什麼辦法。在這裏也是添亂。”關欣冷冷的說。關欣是去年分配來的大學生,她來的時候王楠已經去看庫房了,她聽說和王楠有關的事不少,但基本上都是跟“破鞋”有關的話題,對她有什麼樣的業務能力卻知之甚少。不但如此,關欣還是王楠的“情敵”,她上大學時暗戀的一個師兄就是王楠的追求者,在王楠畢業時,這個師兄因為參與打群架受了處分,落寞的回了老家。關欣來到紡織廠後,平時沒少編排王楠的大學風流事,什麼同時和多少個英俊的小夥子來往,什麼考試成績不好就去男老師家獻媚,什麼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作風深入骨髓之類的。

“行了,行了,你走吧,你在這裏別人就更搞不好團結了。”劉向前聽了關欣的話後,無奈的說。

“謝謝啊!”王楠衝關欣冷笑著說。

“真他媽的不識抬舉!”劉向前看王楠出了門,冷冷的說。

“劉廠長,您平時少跟這個騷貨說幾句吧,小心嫂子知道了晚上不讓你上床。”關欣不忘添油加醋的說。

“你管好自己那張破嘴吧,一個大學生怎麼跟家屬區的那些農村來的潑婦似的,你有本事把配方搞出來!”劉向前生氣的說。

“我敢肯定,王楠偷過技術科的資料,要不然我們怎麼就按著以前的實驗數據配,弄來弄去都不成呢?”關欣惡毒的猜測道。

“具體的業務我不懂,你們自己看著弄吧,一定要抓緊時間。我先走了,你們接著加班吧。”劉向前說完,心煩的離去了。

陳承誌退休了,吳德仁和梁棟為他在食堂搞了一個歡送會,對他在縣長任上勤勤懇懇的工作表達了感謝。歡送會上,老下屬們頻頻向他敬酒。吳德仁知道陳承誌和張宏宇的關係不大好,雖然老縣長退休了,但他在連城縣威望很高,他怕陳承誌退休之後繼續給張宏宇製造麻煩,就引著張宏宇去給陳承誌敬酒。

“老大哥,我和宏宇一起敬你一杯,沒有你的努力,就沒有連城縣鄉鎮企業的一片大好形勢啊,希望老大哥退休之後能繼續幫助縣裏的企業發展,再盡一份餘熱啊。”吳德仁恭維的說。

“我也準備退休以後回鄉裏的家具廠去,幫鄉裏把家具廠搞成全市乃至全省最棒的鄉鎮企業。”陳承誌老當益壯的說。

“家具廠現在搞承包了,承包人給鄉裏交夠承包費之後,如何發展還是讓他們自己去搞的好,我們真不適合多插手了。”張宏宇不合時宜的說著他的想法。

“插手?就你有本事?要不是曹市長給你撐腰,再加上我一個縣長親自盯著,你那些鬼點子能管什麼用?一有點成績就敢妄自菲薄,你要是在這麼不謙虛下去,早晚要吃大虧!”陳承誌毫無顧忌的訓斥著張宏宇。

“我敬你是老同誌,從來不和你一般見識,要不是你觀念陳舊,連城縣這麼好的資源優勢,怎麼能窮成現在這個樣子!不識抬舉的東西!”張宏宇也毫無顧忌的撕破了臉皮。他壓抑許久的脾氣爆發了,心想陳承誌怎麼也是退休了,關係搞不好我就不搞了。

陳承誌憋著一肚子氣回到了陳家溝,他就是要在退休之後搞一番大事業給市裏領導看看,我陳承誌有的是才華。

“廣誌,強子幹嘛去了?”陳承誌問他兄弟。

“他去深圳、廣州、上海……,反正就是去學習學習,長長見識,好回來幫家具廠設計點新式樣,以後能賣的更好。”陳廣誌說。

“你不去廠裏盯著,在家呆著幹嘛?”陳承誌責備的說。

“廠裏有條理的很,強子按那個張宏宇的指點,把各個工序都找了個負責人,就模仿人家紡織廠搞了業務分塊承包,他們幹活兒都可上心了。現在人家訂的家具太多,老鄉們要趕工到五月份才能幹完,一天都不能休息。我看大家都忙,我得回來幫老鄉們照顧地裏的活兒啊,要不他們沒法塌下心在廠裏幹活兒。廠裏出錢,給他們雇點人把地種上,這就快忙活完了。”陳廣誌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