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戰後清點(下)(1 / 2)

“目前全案還存在如下幾個疑點。”

清了清嗓子,參謀長的樣子看上去是真的把話題轉到了別的問題上。

“首先,複雜的動機未明。

“為什麼要在空調管道養屍,這點本身就很耐人尋味。密閉的地下室,人跡稀少的地下車庫。這些選擇談不上好,但至少也強過極易暴露屍氣的中央空調。說到底為什麼要把作案場所放在市區中央的龍騰大樓,這點本身就是極度有違常理的現象。沒弄清這個疑點,我始終是覺得本案不簡單。”

“龍騰前幾個月的監控還在麼?”把玩著手中的鋼筆帽,大腹便便的總警司抬頭問。“去調一下監控錄像,看能不能找到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對空調管道動了手腳。”

這個看上去頗為富態的中年男人畢竟還是一名有著二十年工作經驗的資深警察,雖然歲月的風霜已經讓他不再英氣勃發,但偶爾眼神中閃過的一抹睿智,卻仍能證明他肩上的警銜並非虛設。

“很遺憾。”

參謀長聳了聳肩,“這間公司剛好在一個月前進行了往年錄像的檔案更新,也就是說最新的檔案記錄是在一個月以前。”

“很好,縮小範圍了。”

總警司笑了兩聲,“剛好趕上案發,剛好就碰上監控錄像重置。我個人可不認為這當中存在巧合,能做得這麼幹淨利落,必然是和內部人員有關。”

“馬堅,”說完,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小警官,“去調查一下龍騰內部負責安保情況的幾名職工,所有可能接觸這些監控錄像的人,我要在24小時取得他們的資料。”

“是。”馬警官點了點頭,在上司的命令前責無旁貸。

“好的,現在勉強算是有一個突破點了。”參謀長苦笑了兩聲,看起來是麵對這項決策無話可說。

總警司的想法沒毛病,但也就僅僅局限於普通人的思維範疇。

正常警員辦案,突破口無非也就那麼兩點:動機,以及手法。

種種的作案條件限製,其實質是在茫茫人海中不斷縮小那個嫌疑人的身份範圍。

體征,年齡,以及是否與受害者熟識。縮小了範圍就方便審問,確定了對象就可以順線索追查。

能對製度嚴謹的公司做手腳,合理判斷下,嫌疑人必然存在於內部人員當中。

但總警司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次作案的元凶並不是普通人。甚至誇張一點說,在緝拿歸案之前,他們連對方是人是妖都不敢確認。

要抹除一個公司內部的監控很難麼?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很難。

那需要內部人員的通行便利,需要安保部門的條件許可,需要對公司檔案的存放處一清二楚,需要瞞天過海的人脈關係。而滿足以上條件者,非家賊莫屬。

但對蠱惑人心的妖物來說不難。

因為在職期間接觸過靈異案件,所以深諳此道的參謀長非常清楚這件事情上正常邏輯已經不足以成為判斷標準。

一個普通的妖物隻需喬裝打扮便能變化人形,逢上夜黑風高便能趁虛而入。隨便掌握了一點人心把柄就可以玩弄權術,因為活得長久,所以心性難以捉摸。

那是天生的惡徒,自然界許可的匪類。

法律於他們而言隻是可笑的條條框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很多情況下往往信手拈來。

他沒有阻止,是因為總警司的判斷無可厚非。

除了這條路他們沒有線索,那個幕後人物的藏身之術甚至連典獄司的執法人都無法揣度,更遑論他們這群警校畢業的凡夫俗子?所以今晚的會議其實更大程度上隻是他一個局內人在闡釋不容樂觀的現實,告訴那群真正有希望破案的人,“事情遠沒有你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那麼第二點,”他用手中黑筆標注,歎了一聲微不可聞的氣,“也就是典獄司方麵曾不止一次提到過的‘屍源’問題。

“我了解過凡養屍之法必然需要大量生人骨血,但迄今為止除了那三例樓中命案,警方案底中確認是沒有相關的人口失蹤。而就連同期發生的三起命案,除了最早身亡的舒潔已經應家屬意願屍體送往火化,剩餘兩人的屍首都完好無損地存放在警局的停屍間裏。換句話來說對方根本沒有這個合理而穩定的屍源,那麼作案目的是否真的隻是‘養屍’,這點也該放在探討範圍之列。”

“確認是警方案底裏沒有發生過一起人口失蹤?”

最早參與這個命題的張野微微皺眉,他心心念念的還是S市警方的這點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