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麵合同簽了,租金付了,文三代找了個泥水匠來裝修,這個鋪麵之前是個倉庫,地板磚都沒有,地麵還是水泥的,得鋪一層地磚,牆刷白就行了,還得打一個收銀台,置辦一些家夥什,最重要的步驟還要靠黃二。

“媽,我那邊鋪麵已經租好了,你把香辣椒製出來,我開業要用。”文三代忙了一天算時間差不多快裝修好了,吩咐黃二。

“好的。”黃二見女兒女婿要自己興個鋪子來掙錢,非常支持。

說到這個潮濕小鎮的名小吃“烙鍋”,原本來自水城,文三代的小舅娘去她住水城的大姑那裏學來經營多年,因此賺了許多錢。

烙鍋的鍋是砂鍋,中間凸起,周圍一圈盛菜油,火勢從鍋中間燒起,待鍋中心凸起處燒燙了,把牛肉土豆之類的切片沾一點菜油貼到砂鍋上,烙熟,夾出,再沾一點特製的香辣椒,入口咀嚼,能香掉牙齒,類似於鐵板燒,區別是烙鍋用的砂鍋,更健康更香,一頓烙鍋好吃不好吃,全靠辣椒調的好不好。

說起文三代小舅娘從水城學來的這個香辣椒配方還有點門道,裏麵有十幾味佐料和香料,一般人不知道到底是哪十幾味,但是大家看到小舅娘賺了這麼多錢,眼熱,也想學著調配香辣椒來賣烙鍋賺錢,還有偽裝成服務員來偷學的,可小舅娘製作香辣椒都在家中進行,外人怎麼探尋得到配料的種類呢?

也有人出價兩萬三萬的,請文三代的小舅娘教授香辣椒的製作技術,小舅娘生怕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是以不貪圖那點蠅頭小利,一個都不教,獨家經營,一小盤牛肉切的薄如蟬翼,生的端出來客人自己烙熟,就要賣十塊一盤,潮濕小鎮牛肉的時價才十二塊一斤,一斤能切十盤,利潤巨大,全依仗香辣椒吸引顧客絡繹不絕的來吃。

黃二是怎麼學會的呢,指望弟媳教授香辣椒加工技術是不可能的,為了黃家一套房子給了黃四的兒子沒給他們,小舅娘恨的不行。之前也因為厭煩大姑子黃大愛偏幫黃六來欺負她,黃大出高價購買辣椒,小舅娘也故意不願意,把黃大駁的,黃二看不過,出頭幫助黃大製作。

光是憑著一腔為黃大服務的熱情,黃二也調不出來好吃的香辣椒,十幾味佐料,猜的中七、八種算多,差一味都不夠那麼好吃。怎麼辦呢,文三代的外婆和黃六夫婦住在一個屋簷下,母女連心賽過兒媳,何況還是一個沒有為黃家生過一男半女的兒媳,外婆作為內應,把兒媳製作香辣椒時買的材料一一帶出星零一點兒,和黃二細細辨別,再回家暗中觀察兒媳加工香辣椒的步驟,一來二去的就幫助黃二把香辣椒的秘方給學會了。

小舅娘把黃家給的房子租出去收租,強行住在丈夫侄兒的房產中,所以不得不和文三代的外婆,也是她的婆婆,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秘方被學去,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好在她做生意賺的錢不少了,鋪麵每年租價十萬,經濟寬裕之後心態改善,也不是很生氣,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