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誰也沒料到楊衝鋒到海岸省後會對省裏偃旗息鼓,對千億項目和省裏其他工作都沒有任何措施。就這樣平平常常地將日常工作處理下來,一直拖了三個月。這三個月裏,千億項目的工作跟之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但又不是完全停止不動,工作還在推進,隻是,跟之前確實沒有任何新的舉措。
原以為京城這樣高調地將楊衝鋒送到海岸省後,海岸省絕對會有暴風驟雨般的行動,很多人都在等待這場風暴刮起來,要看看楊衝鋒的決心也要看看京城的決心。然而,人們等到底是一日複一日地重複之前的工作。讓那種種的期待都變得疲軟,而在這樣的等待裏,京城的危機工作小組不知在哪時候就無聲無息地從人們的視野和議論中淡化,根本就是不知不覺裏將危機工作小組撤出海岸省,但危機工作小組還在,海岸省的千億項目危機並沒有解決。
新的海岸省班子似乎也不動,日常的工作一件件地處理,不高調也不低調。楊衝鋒應該是海岸省班子裏的主心骨之一,可他到海岸省後,很少在公共場合露臉,在電視裏、新聞裏也都沒有見到 他,而千億項目建設工地上同樣沒有見到楊衝鋒的出現。
關注海岸省局勢的人民,一直在朝著各種理由來揣度省裏的即將出台的政策,一直在揣度省委省政府會在多久將新的政策拿出來,會對千億項目以及千億項目所涉及到的管理人員進行工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人們越來越猜不透這個新來的省長會做什麼,在準備做什麼。
甚至跟向揚、周玉波等人,楊衝鋒都不怎麼說話,也沒將自己的想法和主張提出來。千億項目的工作推動一直是周玉波在抓,當然,周玉波沒有決策權隻有執行權,但三個月了楊衝鋒沒有做任何決策。
這當真出乎所有人都醫療,對楊衝鋒執政黨習慣,都認為他會在海岸省大刀闊斧地將周家陣營的人砍殺,之後換一批人來擔當重任,將千億項目繼續推進。即使他不可能將周玉波怎麼樣,但下麵的那些人隻要讓紀委出手,絕對是一拿一個準,沒有誰逃得脫的。楊衝鋒的升遷路上,除了在江北省有三年低調之外,哪時候見到他肯收斂過?而江北省那三年,完全是因為家裏的壓製,同時也是要將之前的招商引資消化轉化成為經濟效益,到海岸省,其實很適合大刀闊斧地幹,京城和危機工作小組絕對會支持,而海岸省也因為危機在頭頂上隨時會爆炸,也會支持楊衝鋒到了後大作工作,改變這種不穩定的局麵。
誰想他會這樣退忍,而且一退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如果說有多少改變,最明顯的就是京城來的危機工作小組撤離海岸省,回到京城去。至於危機工作小組的工作人員是不是都撤離了,也無法核實弄清楚。
楊衝鋒在這三個月裏行蹤不定,回想就向揚對他的行蹤比較了解,其他人都無法把握。千億項目的工作交給周玉波在運作推動,其他方麵的工作也有對應的抓工作的副省長,常務工作都讓他們各自安心處理。對於要討論的工作,也多在電話裏討論。甚至,楊衝鋒到海岸省三個月,召開的省長辦公會都不足五次,其他會議也絕少參加。
當然,對楊衝鋒種種都在揣度中,人們都覺得新任代省長的工作目標是要消除海岸省的危機,要將千億項目繼續運轉下去,建設成功。隻要做到這一點,不進讓京城完全擺脫危機的威脅,對海岸省和全國經濟說來都是絕對的利好。政績之大,可算是建國以來最耀眼的之一。隻是,謀求不目標明顯,謀求這一目標的方法將會有怎麼樣的選擇,確實誰也看不準的。
周玉波琢磨和擔心了三個月,最後還是看不清楊衝鋒要做什麼,他對省裏的情況比其他人都要有更多的消息來源。不是楊衝鋒能夠壓製得住的,楊衝鋒也不刻意在這些方麵對周玉波有多少隱秘和壓製他。除了決策權之外,其他的事當真任由周玉波進行處置,不會過多查問。
最惶恐不安的則是周家陣營的那些人,所處的位子較高,又深知自己的情況知道自己致命穴道已經給楊衝鋒可能捏拿,提心吊膽地不知他會從哪一個開始下手。結果擔心了三個月卻依舊沒有任何動作。
誰都不知道,楊衝鋒會有什麼動作,這些惶惶不安的人反而希望他盡快地給一個痛快,免得成天擔心,不得安寧。
海岸省省城離京城不願,這裏沒有銀河天連鎖酒店的分店,之前,海岸省是周家陣營的主要陣地,趙家不會到這邊來謀求發展,但也有一家四星級的酒店,不過沒有打出趙家名號而已。楊衝鋒到海岸省後,更多地在這裏落腳。
這家名叫“臨海大廈”的酒店,臨時進行改裝,也想銀河天連鎖酒店那樣,專一給楊衝鋒準備獨用的房間。改建和裝修前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裝修後,又敞開一個月,進住就適合了。楊衝鋒不急著到房間去看,之前酒店進行改修,他是知道的,對趙家這樣做沒說什麼。相比銀河天連鎖酒店這種頂級五星級的酒店,留有專用房間的價值,這樣改修確實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