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1 / 2)

老者見楊衝鋒還在看他,似乎要得到一個結果,轉身離開。到這裏來參加討論會的人有兩種層次的人,一是專業做研究的,這樣的論文在討論會上如果給認可,在領域裏對他自身的身價是有較大改變的,所以,不少人想認識評委裏的人,請客送禮都是很自然的事,能夠先結識錢教授這種權威教授,隻要在評定論文時給一句肯定,都會讓論文的排序高出不少。

錢教授對此當然有所了解的,對楊衝鋒的探問當著沒有聽到。好在之前有火車上的一幕,雖說不知這幾個年輕人具體是什麼人,如今出現在報到處,加之在火車上也見他們在看文章,前後對照,完全能夠得出結論。

另一類人則是從事實際工作的經濟實踐者,他們的論文偏向實際的運作、實踐的體會等,相對說來,這樣的論文排序在討論會上會考後一些。但作者的身份也很敏感,論文好壞與實踐工作緊密聯係,專家組對論文的評判其實是在某種程度上對經濟運作模式的認可,對今後的經濟實踐工作更具有指導性質,同樣,錢教授也不可能亂表態,更不能在論文評判中讓誰鑽空子。

隻是,果然本來就是一個人情為先的國度,錢教授對楊衝鋒等年輕人印象不差,隻是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此時得知楊衝鋒是江北省的來客,要查出身份當真不難的。江北省邀請了多少人,隻要稍琢磨就能夠判斷。

見楊衝鋒不纏上來,而是微笑著目送錢教授走進人群裏。等錢教授走後,楊衝鋒當即打電話問,要確認自己所碰到的就是津江大學的權威級別的錢教授。老者過來隻是看看這便準備情況,不會在這裏住。但大多與會人員都在安排的酒店裏住,如果是津江大學的錢教授到來,那他隻是來看幾個人,或了解下到會情況。也可能要調看所交的材料,了解討論會大體的水準。

邀請與會的人,組織一方肯定進行了摸底,但這種摸底其實是隔山買羊似的,不會有具體的了解。組織這次會議的人,自然要從交上的材料中看一看情況,做到心裏有底。這樣,對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才會有眉目。

等不久,楊衝鋒收到短信,短信裏有津江大學錢教授的資料、照片。楊衝鋒見自己的估計跟實情一致,決定等一等錢教授。今天還有一段空閑的時間,如果能夠跟錢教授這種頂級的大經濟學家深談一次,對今後自己的工作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江北省這三年的發展速度確實很了不得,在全國排位上已經從後十名躍居前十名,這樣的提升的人是之前投建的大項目到如今發揮出效益來,但這種效應能夠堅持多久?到達這樣一個層次之後,要想在上升,必須找到更切合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自己雖有所想,但是不是想透,想準,能夠跟錢教授交流一番,不僅是在江北省工作,不論到哪裏工作,眼界都會不同了吧。

站起來在人群裏找錢教授,卻沒有看到。陳副主任見楊衝鋒似乎在找人,便問情況,楊衝鋒說想見一見剛才那個打招呼的老者,是一位教授。陳副主任也鑽進人群裏幫忙找人。

大廳這邊已經不見,而錢教授絕對沒有出去,楊衝鋒判斷題可能在樓上哪一方見裏,或者在大會議室中。

自己直接撞上門去似乎有些莽撞了,也容易讓錢教授誤解,站在大廳等著。陳副主任則上樓去,每一層樓都看看,不見有老者的身影。很不甘心,問到與會住的區域,便挨房間敲門找。

錢教授從大廳往裏走,裏麵另一棟樓有組織方的住所。一間辦公室的電腦跟大廳這邊是聯網在一起的。錢教授到那電腦調看報道的人交的材料,要找找看是不是有質量不錯的文章。這種討論會雖說是民間性質的,但也包含另一層意思,那就是為國家決策時找到一定的依據。所以,這種會水準都不低,按要找到上品的東西卻又難得。畢竟,國內的情況就這樣,更多的人都是想在這種機會裏給自己增添榮光,而不是注重在事業。

材料不少,總計參會的人有兩百多,已經報道有一百多人,要將這些人的材料都瞟一眼,卻也不容易。錢教授很有耐心地一一掃過,粗粗瀏覽,在心裏也有些印象。看了幾十份,都沒見出彩的,突然心裏一動,便搜索江北省的材料。卻沒有找到,錢教授也想到或許還沒有辦好手續,便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