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選擇了福建作為擴張的方向,而無視了徐壽輝在昱嶺關、仙霞關的威脅,也是有原因的。
昱嶺關位於安徽歙州昱嶺,東西向,橫跨昱嶺山口隘,是皖南、浙江的交界處。昱嶺關建於三國孫策時期,是山越人為抵禦孫策的進攻而建立的。
北宋未年,明教第二十五代教主方臘率領義軍曾在此關與宋軍大戰。宋軍稱昱嶺關為“歙州第一處緊要牆壁”,由於有叛徒帶路,宋軍才突破了昱嶺關,攻上了光明頂——昱嶺關就是光明頂的一部分。
張無忌雖然改組明教為明黨,但是光明頂作為張無忌的“龍興之地”,防禦力量還是很強大的,根本不怕徐壽輝的軍隊來攻。
仙霞關位於武夷山餘脈仙霞嶺上,南北向,是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與劍門關、函穀關、雁門關,並稱中國四大古關口。
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開辟仙霞古道,設仙霞關、楓嶺關等九處,統稱為仙霞關。仙霞關關城東西與高山相連,南北有狹路溝通,為古代衢州(今浙江衢州)往來建州(今福建建甌)之咽喉要地,素有“兩浙之鎖鑰,入閩之咽喉”之稱,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重要的海貿城市,杭州依賴錢塘江水係,福州依賴閩江水係,而在溝通這兩大水係的旱路中,距離最短、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仙霞古道。所以,張無忌早就派兵控製了仙霞古道和古道上的仙霞關。
險要之地早就落入了張無忌的手中,徐壽輝的軍事行動看起來更像是“預防性戰爭”,張無忌隻要派出少量軍隊就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至於徐壽輝沿著長江打過來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機會很小。
張無忌要南下福建,第一個障礙就是方國珍。
張無忌知道,方國珍是個沒有什麼野心的人。在張無忌還沒有奪取杭州的時候,就有一個名叫張子善的人對方國珍說過:“您可以率軍溯錢唐江而上,奪取杭州,席卷江東,向北爭奪青、徐、遼海。”方國珍的回答是“我沒有這麼大的誌向”。
張無忌命人給方國珍送了一封信,大意就是說,“當年你賭咒發願要追隨我,現在你是怎麼想的?”
方國珍接受張無忌的雇傭,給張士誠已經運送過多次移民,早就知道張士誠投降張無忌之後受封吳王,以吳洲為封地的事情。
方國珍雖然占據了明州(今寧波)、台州、溫州,但是對奪取天下的欲望並不大,就像《黑社會2:以和為貴》裏麵的吉米一樣,方國珍“隻想做生意”,現在的海運生意已經讓方國珍十分滿足了。
麵對張無忌的要求,方國珍別有一番打算,方國珍派人給張無忌回了一封信。方國珍在信中說道:“要說從龍時間,我要遠遠早過很多人,更是曾經隨同主席一起揚帆冰海。主席希望統一天下,而我隻想做一個像吳王(張士誠)一樣的富家翁,不知道主席能不能滿足我這個願望?”
張無忌看到方國珍的回信,對眾位謀臣說道:“方國珍才略過人,但是誌向實在不怎麼樣。”
李善長說道:“這難道不是主席的福氣嗎?”
李善長的意見得到了大部分謀臣的附和。
張無忌感歎說道:“他是我們的對手的時候,這是我們的福氣,但是如果他成了我們自己人之後,這就不是什麼福氣了。”
張無忌既是感歎方國珍的胸無大誌,也是感歎李善長等人毫無海洋思維。
張無忌派人給方國珍送去了一幅南海地圖,讓方國珍自己選擇封地。
張無忌的使者還在路上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情。
方國珍負責運輸被張無忌流放到吳洲的“苗軍”,由於管束不嚴,一些“苗軍”在台州串聯暴動。方國珍的二哥方國璋率兵彈壓,結果兵敗被殺。暴動的“苗軍”
方國珍同時得到了張無忌送來的地圖和二哥方國璋的死訊,心情百感交集。
不過,看著這幅“巨大”的地圖,方國珍的感觸更多。方國珍第一次感受到這個世界真大。自己的領地明州(今寧波)、台州、溫州,在地圖上隻是三個擠在一起的小點,不僅比不了張無忌占領的浙江、淮南,也比不了整個中原,更不了整個東亞、東南亞——當然,方國珍並不知道“東亞”、“東南亞”這兩個地理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