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熊曉西如何誤解,如何心裏陰暗又無知地揣測紀雲的校園生活,他依然在老師那裏很受重視,在師兄弟裏人員極好。人隨和、好相處、不爭功,還經常做菜請大家吃吃喝喝。不僅如此,那個小實驗室還可以無償出借,有的師兄老婆來度周末,他就自己潛回店裏和傅蜚華一起搭幫過夜。
天才一般都有怪癖,紀雲也不例外,他的人生誌向就是永遠混在學校裏,當一輩子的學生,活到老學到老,堅決不在社會上就業。一般強勢的父母容易帶出懦弱的孩子,所以喜好冒險刺激的父母生出格外謹慎成熟、持重保守的孩子也不奇怪。西爸西媽和紀雲的父母雖然素未謀麵,卻是一樣的喜好冒險、四處遊走,所以曉西最樂意宅在家裏逗狗玩,紀雲頂喜歡呆在象牙塔裏,不問世事。
紀雲做菜的時候思維異常活躍,有助於他在學術上的精進,所以開了間小飯館當愛好。為了節省人力、物力成本,小店隻有幾道簡單的菜色可供選擇,隻要熟練掌握各種紀雲發明定製的便利工具,調配得當各樣配方化、集約化管理的原材料,即便店裏隻一個人當值,也完全可以應付自如。現在小店交給傅蜚華全全主理,為了表示自己專業背景過硬,傅蜚華曾經鄭重地展示過自己的廚師證,據說是當年為了生計正經上課考出來的。可他依照程序按部就班、一絲不苟做出來的菜就是不如紀雲親自做的美味。隻要學校不忙,紀雲就會回來親自掌勺主理,店裏的生意也難得地顯出紅火的樣子。就好像快要燃滅的燭火被撥得又亮起來一樣,所以熊曉西封紀雲為“撥蠟燭小能手”!
小店從來沒有門庭若市過,地段一般、店麵不大、菜色也較為單一,生意好的時候自然不會太多。但好在房子是紀雲自己家的,又隻雇了傅蜚華一個盡心盡力、以店為家的賣身長工,綜合成本比較低,才能堅持開業至今,還培養了幾位不離不棄的常客。
除了那幾位常客,熊曉西的好朋友瑪賽也常過來,她是個好主顧,從來都親兄弟明算賬,該多少就多少,不叫傅蜚華為一點難;紀雲的好基友鍾北海隻有紀雲在店裏的時候過來,每次都帶不同的姑娘喝咖啡吃甜點,當著姑娘的麵,北海總是積極又大方地買單;熊曉西從來都不看賬單,自己有多少付多少,偶爾窮人乍富,拿出百元大鈔,也不用找錢,可多數時候口袋裏隻有幾個鋼蹦毛票,居然也敢點店裏最貴的水果拚盤。
傅蜚華每次都仔仔細細的記好賬,用他自己的話說:多退少補,不能讓任何一方吃虧。不過店裏偶爾需要人手,隻要一個電話,曉西一般都會抽時間過去幫忙,當然產生的績效工資也是由傅蜚華記錄好,用來抵部分以往的餐費。
總之,雖然有個熊曉西時不時來吃霸王餐,整體上說這個飯館,養活傅蜚華外帶貼補紀雲一些小錢還是足夠的。
雖然談不上多帥,但紀雲給人的感覺總是暖暖的,無害的,所以人緣不錯,尤其對中老年婦女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總能勾起她們天然的慈母情懷。可惜這種平靜如水、波瀾不驚的性格在30歲以下的青春女性麵前完全沒有市場,這也客觀地影響了他在交往同齡異性朋友方麵的開竅程度,至今單身,沒有機會談一場風花雪月至死不渝的戀愛,簡單五個字:“單身狗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