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論證過程。”
沐言撇撇嘴。
有趣,但不完善。甚至可以說出了一個極其低級的錯誤,可對方竟然熟視無睹……又或者,潛意識裏沒有將之放在心上、
毫無疑問,靈魂受肉體的吸引,這是公理,就像1+1=2在數學中必然成立一樣。作為智慧生命的誕生地,赫魯人民用無數條入水即化的人命驗證了這個公理。
而冥河之所以沒有誕生類似“河魂”,以及尼弗海姆沒有產生自我“意識”,是因為沒有與之匹配的肉體,而非什麼假說的錯誤,所以是古斯曼茲徹頭徹尾搞錯了。
就像有一套windows最先進的操作係統,卻沒有與之匹配的硬件,機器肯定打不開,這是“無機之談”。
但這一點似乎被他刻意忽略了。
沐言沒有理會這其中的誤區,接著往下看。
古斯曼茲從這一想法出發,認為思維、情緒、意識等氤氳物並非類似鬆脂的分泌物,而是種子,比如——鬆子。
他認為鬆子的確是靈魂這棵鬆樹孕育而出的,目的是產生下一代靈魂。
很簡單的假設過程:
鬆子成熟那天,即是脫離母樹的時候。那麼意識何時脫離母樹,脫離靈魂和肉體呢?
很簡單,一個人壽終正寢,肉體、靈魂雙重死亡時。
這個時候,鬆子脫離母樹,兩者一起回到冥河,接著分離。
靈魂化作原始的靈魂之力,彙入尼弗海姆,而鬆子則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長,壯大。
這顆鬆子即將發芽時,就會被一部分靈魂之力帶到洛坎,接種到一個新生命體內,產生意識、心智……這便是一個正確的循環過程。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的成立,同樣可以采取實驗。那便是收集和剝離“尚在洛坎的”、“未成熟的”鬆子,培養、催生它們,待其成熟,過熟,乃至即將萌發時再接種在人工鑄造的土壤上,假如成功,“鬆子說”就能成立。
這就是所謂的‘奇美拉實驗’,有關融合與新生,遠遠超過了一般死靈法師的境界,古斯曼茲要做的並非改進生命,而是從源頭上創造生命!
某種程度上,他這是在挑戰彌婭的威嚴。
因而這其中有關肉體融合的隻有很少一部分,正是培養“土壤”的那部分。
而以約翰·迪佩爾的智商和知識儲備,能看懂的也隻有這最為粗淺易懂的一小部分……
因為這一番假設來自一個錯誤的佐證,所以古斯曼茲的數百次實驗無一成功。即便是約翰如今的怪物身體,也是其中一例失敗產物。因為剝離情緒是個痛苦的過程,所以並沒有“剝離積極情緒”這種說法,古斯曼茲剝離到的全部都是負麵情緒,因而才有了約翰那具古怪的軀體,種下種子後並未發芽。
隨著時間推移,古斯曼茲漸漸無法繼續實驗。雖然他至少是傳奇級別的死靈法師,可以無視冥河的幹擾,無視赫魯對靈魂的汙染。可他畢竟也是人,無法無視失敗帶來的挫敗感,再加上頻繁接觸負麵情緒,他逐漸陷入瘋狂和偏執……
這一點,即便他與其他死靈法師無異。
在最狂亂的那段時間,他的筆記和日誌漸漸變得潦草,難以辨認,同時夾雜了大量對實驗的反思和剖析。
他提出了兩種假設。
第一,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情緒單一,隻有負麵情緒,沒有正麵情緒。
第二,是土壤有問題。他能夠模擬出尼弗海姆的環境來溫養鬆子,卻做不到再造一塊幹淨的,像未出生的嬰兒那樣純潔的“土壤”來接種。
所以他失敗了。
這些反思和設想太深奧,約翰一概看不大懂,但他看懂了幾個實驗步驟和最後的假設,再加上當初莫拉的行為,到目前為止他都認為,通過占據他人的身體的確可以獲得那個人的天賦……他並不知道莫拉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