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各路人馬(1 / 2)

入了秋的汴京城,秋風蕭瑟,一地的落葉。

北宋被南宋取而代之,立都臨安,致使汴京城冷清了不少。

但是,往來的朝廷命官與江湖人士還是為數不少。

城南,入得城門不遠處,有一個年約八十歲的老太太,老太太的頭頂,裹了一個黑色的破布,整個人行動十分的不便,但,就是如此,這個老太太還是在城門處做了個小生意。

她在此賣豆花己經有二十年的時間了,從北宋,到南宋,但凡是來汴京的,都會來這裏喝上一碗豆花的。

別人做的豆花,都是白色的,獨此老太太所做的豆花卻是黑色的。

老太太也不叫賣,隻是自顧自的打理著自己的生意。

因為她賣的豆花別致,所以,生意還算不錯,時不時的有人在她的小攤旁邊落腳。

她的身上,上上下下的沾滿了油腥,還飄著一種豆花的味道,那一雙手,更是如同枯柴一般,但是,盛起豆花之時,卻是麻利非常。

一個年約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領著一個相同年紀的丫頭,來到了小攤旁邊。

為首的那個小姑娘,有幾分的慌亂,看到老婆婆所賣的豆花的時候,不由的深呼吸了一口氣。

同時,臉上跟樂開了花兒一樣。

“婆婆,兩碗豆花。”那姑娘比劃了起來,伸出了兩根手指,生怕老婆婆年紀大,耳朵背聽不到一樣。

老婆婆抬臉,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笑意。

“馬上就來。”

眨眼之間,兩碗黑色的豆花己然麻利的端到了小姑娘的麵前。

小姑娘接過了豆花,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隨之,那丫頭也跟隨著小姑娘坐了下來。

“小姐,都讓你慢點兒跑了,你就是不聽話,若是不小心跌到了,到時候,夫人又少不得責怪我呢。”那丫頭滿是委屈,但是,卻輕易的道出了這個小姑娘的身份。這小姑娘,定然是富戶人家的千金。

“秋兒,我又不是小孩子家家的,走個路能跌到啊。再說了,多年未喝過婆婆的豆花了,時隔五年,不料想,婆婆的豆花還是這個味道。”這小姐對丫頭說了起來。“快,你來嚐,真好喝呢。”

那小姐此時哪有小姐的架式,與平民家的女子,差不到哪兒去,單看她吃豆花時候的姿勢,就讓人覺得她定然不是俗人。

老婆婆麵無表情,依然在忙碌著手中不算是活計的活計。

此時,兩個提著大刀的人來到了小攤邊兒,與其說他們是提著大刀的,倒不如說他們是扛著大刀的。

到了小攤邊兒以後,他們大咧咧的坐了下來。

“老婆子, 來兩碗豆花。”那兩個人尖細著自己的嗓門,叫喚了起來,眼睛時不時的瞟向了旁邊的兩位天生麗質的小姑娘。

看得秋兒內心之中一陣的發毛,緊怵怵的護著自家的小姐。

老婆子未接他們的話, 隻是端了兩碗豆花,似是喂狗一樣的扔到了桌子上麵。

那兩個人一看到老婆子的架式,頓時是不樂意了。

“老婆子,你什麼態度,你這是喂狗的嗎?”其中的一個腦袋肥大的人,衝著老婆子嚷了起來。

“原本就這態度,愛吃不吃。”老婆子沒有好言。

“哎,你這老婆子,你想怎麼樣啊?”另外的一個人,也站了起來。兩個人凶起來的樣子,看起來好不怕人。

老婆子對於他們的生氣,根本就沒有放在眼中。

她拿了一塊抹布,將客人用過的碗擦拭幹淨。

無視,這絕對是天底下最高傲的無視。

就在這個時候,先前的那位小姐,直衝了過來。

“有什麼話的好好說,婆婆年紀大,經不起你們這般嚇的。”這姑娘,喚作上官玉蟬。單聽她的名字,就知她定然絕色麗質,她身後所跟的那個丫頭,名喚樊秋兒。

“哎喲……”其中的一個提刀的人,將那把超大號的大刀,掄了起來,扛到了自己的脖頸間。“這小姑娘,長的真水靈,哎,姑娘,我說,你是不是想管閑事啊?”

這個的臉上,掛著一抹的壞笑,一看就知道定非什麼好人。

“反正你們不能欺負婆婆。”上官玉蟬擋到了老婆子的麵前,天生善良的心性,輕易的就表現了出來。

攀秋兒一看這種情況,知道今天是難以結局了。

就在此時,另外的一個人,伸出來了一隻手,直接的挑起了上官玉蟬的小臉。

上官玉蟬猛然間的別過去了自己的臉,不理會眼前的這個男人,眼神之中,極盡的鄙夷。

“哎喲,你別說,這還是根小辣椒呢,哥哥們就喜歡小辣椒,怎麼著,陪哥哥玩玩唄……”原本這二人就對上官玉蟬有想法兒,看到這小姑娘自己送上門來,哪能輕易的放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