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下路偏,一路行去,很少能看到有人經過,快入鎮的時候,才瞧見些零零散散的趕路人。
雖說這鹽河鎮隻不過是靖豐國內的一個小小的城鎮,但城牆卻修的極為壯觀。剛到鎮前,我便被這宏偉的工程所震撼。曾經聽大哥說過鹽河鎮城牆的壯觀,但當親眼所見,仍然會為它的氣勢而感歎。巍峨的城牆幾乎都是用長寬接近兩米的正方形大石料堆砌而成。城牆上建有五座大小不一的觀望塔,而中間的那座最為龐大,造型別致講究。城門則有兩尺多厚,外麵包裹著厚厚的一層刷著紅漆的鐵皮,鐵皮上還鑲有九九八十一顆鍍了金的鐵釘。這樣的工程,倘若沒有龐大的運輸和起重設備,建造起來怕是極為不易,現在這個時代,隻能已人的勞力代之,要付出多少的代價才能將其建成!
“一百多年前,這裏曾經是建國初期的邊塞之城,當年太祖皇花費了諸多的人力修建了這座堅固的城牆以為防外敵入侵而用。”爹見我一直仰觀這座城牆,便為我解說道。
見爹的氣好似消了不少,我壓抑住心中的悲傷,展開笑顏對爹道:“聽大哥說過,國土八十年前已向北擴充了幾萬公裏,這裏早已不是邊塞之城,為何城牆和大門還保持著嶄新的麵目?”八十多年的風雨侵襲,早可以將城牆逐漸腐化,剛剛看到的城牆內外都很完好,而且有著補修的痕跡。這麼龐大的工程,即便是補修也會耗費巨資,雖說現在國泰民安,但是國家並沒有富裕到可以對一個不再有防衛價值的城牆如此勞民傷財吧!
爹回頭瞟了我一眼,答道:“那是因為鎮上曾經住著一位禦王爺,他雖已故,但是他的後代仍然長居於此,這城牆的補修費用都是由這位禦王爺的後代所出。當年這個禦王爺不喜朝政,隻樂於經商。不過中年,他經營的生意便遍布全國,富甲一方。他的兒孫也精通此術,如此繁衍,現在的家財可算得上富可敵國了。”
“他們既然如此富有,為何還要住在這座偏遠的小鎮之中呢?”我有些不解。這個小鎮四麵環山,雖已修了官道,但進出並不算方便,他們在全國都有生意,這樣根本不便於四方的消息互通,一個精通商道家族,難道不知到這個道理嗎?
“那是因為這小鎮特別繁華。”趙岩沒等爹回答,便樂嗬嗬的道,人也已經從坐姿改成了蹲狀。
這趙岩不愧是小孩心性,才進城門,先前的陰霾便被孩童的玩性掩蓋了去,又恢複了先前的快樂。
“你仔細想想,也許能想明白這是為何?”爹沒有為我解釋,隻是甩了一下馬鞭,讓馬兒走快了一些。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