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高塔極高。
此塔是宣明道場開山祖師東方索與弟子張空闕開宗立派之時,仿典籍當中記載的當年九崇山道塔而建立,高達四十九層,若再往上建個幾十層,幾乎能與宣明峰的峰頂齊平。
至於宣明高塔前方的坪地,原本不大,是東方索與張空闕這兩位純陽仙人,以仙人移山填海的手段,平推而成,才建立了廣場。
平日裏宣明弟子覺得宣明山這座廣場,麵積不小。
可如今擺了靈堂,各方吊唁的賓客一來,頓顯有些狹小了。
並非是廣場真的狹隘,而是宣明道場弟子本就不多,他們開門受徒不過二百年左右,門中弟子也不過二百來人,站在這個廣場裏當然顯得空闊,可各方賓客一來,加上宣明道場的弟子,已是上千人。
如此一來,倒顯得有些擁擠。
人多口雜。
於是就有些平日裏與宣明道場關係不是很好,甚至於有些恩怨的各方仙門中人,就開始說話帶刺,語氣裏暗藏幾分冷嘲。
宣明道場弟子雖少,卻都是師門精心挑選之後,才納入門牆。其中雖有吳冠這等心性憨厚,心思不夠靈敏之輩,可大多數都是心思活絡之人,哪裏會聽不出這些賓客言語裏夾雜的意思?
賓客分多種。
有些是貴客,有些是惡客。
可不論如何,宣明道場都是仙門正宗,正大光明。隻要是客人登門,都要以禮相待。
眾弟子強忍著怒意,按照仙門正宗的禮儀,招待四方賓客。
這些弟子都知曉有些賓客話中帶刺,橫江最是人情練達,怎會不明白?
若沒有邪魔外道的人來此,橫江早已怒發衝冠。
可如今,時局不同。
出言不遜的隻是中土帝國那些原有道場之人,他們一個個號稱仙門正宗,如今卻盡幹些讓人惡心的事情。
反倒是那些邪魔外道的賓客,一個個沉默不語,一句話也不多說。
他們井然有序,竟然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接一個,老老實實的進入靈堂,給陳操之的靈位上香,再一個個老老實實的退出靈堂,站在廣場裏,素手而立,似是在給陳操之默哀。
這很不正常!
他們越是老實,橫江心中就越是警惕。
也正因如此,橫江才對周圍之人言語上的不敬,置之不理,隻一門心思防備著這些個邪魔外道之輩,心中揣測這些人到底有什麼勾當。
橫江的心思,何其敏銳!
一番揣測之後,他已經打定了主意,隻要今日在場的各派仙門中人,不要做得太過分,他就要盡量壓製心中怒火,不能出手。
獨孤信卻已經按耐不住,將宣明劍印持在手中,身上劍意勃發,雖是準備施展出九崇山真傳秘法春秋劍印,要以宣明道場代理掌門的身份,和這些口出狂言之人,一決高下,以此來捍衛宣明山的名聲!
橫江見獨孤信眼中已有殺機,立時以仙門嘯法,施展傳音之術,將聲音送至獨孤信心間,道:“獨孤兄!不可輕舉妄動!”
獨孤信眼中殺意漸漸變淡。
憤怒使人智懵。
當獨孤信漸漸平靜下來之後,她眼中冷意雖然越發的濃厚,心中殺意也越發的凝視,可怒火卻消減了許多。
她絕非愚笨之人。
先前抑製不住怒火,隻因她如今是宣明道場掌門的身份,肩負著執掌宣明道場,延續宣明山道統的責任。
當局者迷!
正因為她是掌門,第一時間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捍衛宣明道場的尊嚴,卻沒有進一步去考慮今日的局勢,也沒有仔細去分析今天來到宣明山廣場裏,這各方賓客的舉動背後,隱藏著何種深意。
如今被橫江稍稍一提點,獨孤信就將橫江的心思明白了幾分。
這一回,絕非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她本就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子。
“我宣明道場雖然和中土帝國三十六大道場裏,少數幾個道場有幾分舊恩怨,可除了蝠池道場以外,我宣明道場和其他道場,絕無生死大仇。”
“陳操之師伯仙逝,哪怕對方和我宣明道場稍有恩怨,也不會再吊唁之時,故意針對我宣明道場。中土帝國三十六大道場雖然良莠不齊,有些隻是沽名釣譽妄自稱作是仙門正宗,暗地裏卻盡幹一些歪門邪道的勾當!可不論如何,各方道場都頂著仙門正宗的名聲,在大庭廣眾之下,絕不會輕易觸犯仙門正宗自古以來的規矩……這個規矩就是,死者為大!而且,陳操之師伯與人為善,修煉數百年,除了和蝠池道場結下過恩怨之外,與其他道場再無仇恨,如今蝠池道場已經被邪魔外道覆滅,這些仙門道場和我宣明道場既無大仇,又怎會不顧仙門規矩?”
“仙門正宗口出狂言,不顧規矩。可這些邪魔外道之輩,卻一個個老老實實,就好像他們才是仙門正宗,而在場的許多仙門正宗卻被襯托成了不講規矩的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