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作威作福(1 / 2)

十世之仇,猶可報之!

皇帝聽聞此言,神色劇變,他完全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個周先生手把手教出來的弟子,分明就把周先生當年奉行的仁恕二字,拋到了天涯海角,剩下的唯有恣意灑脫,快意恩仇。如此處事態度,分明就是一介豪客,這橫江看似溫文爾雅,文質彬彬,說起話來亦是輕言細語,卻哪裏有半分飽讀詩書之人的溫軟性情?

如今,這府邸雖被橫江用寒冰凝聚出一座大門,也掛上了周府二字牌匾,可先前被打壞的圍牆,尚未修葺如初。

城中之人,站在府外大街上,視線可以直接越過坍圮的圍牆,看到院內的景象。

皇帝雖住在深宮當中,可一年當中,也有那麼兩三回,會被眾多禁軍與侍衛保護著,在皇都當走上幾圈,算是體察民情。

故而城中民眾,大多認得出癱倒在供桌前方之人,就是中土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帝。

就算認不得皇帝的容貌,也能從皇帝那一身龍袍,推測出皇帝的身份。

普天之下,除了仙門中人穿著打扮肆無忌憚,想穿什麼就穿什麼之外,世俗之人除了皇帝,還有誰能穿著繡了五爪金龍的皇袍?

橫江直接抓來皇帝,對於中土帝國而言,自然是國體大損,顏麵無存,可遠遠近近圍觀的那些平頭百姓,心中卻沒來由的生出一種快意。

原來高高在上的皇帝,在氣焰散盡之後,也是這般喪家之犬的狼狽模樣。

原來一言可定千萬人生死的皇帝,也如此不堪。

原來隻要得到仙緣,苦求仙道,修煉有成之後,竟能如此風光。

整個場麵,鴉雀無聲。

正好天公作美,風雪消停,以至於橫江在庭院當中,對皇帝說出的那些話語,一字不差,原原本本的傳達至了院外之人耳中。

眾人眼也不眨盯著院內,卻無人敢開口說話。他們雖是皇都之人,平日裏見多識廣,不知看過多少稀奇古怪的事件,可今時今日,皇帝被人擰小雞一樣抓來此地,隨手扇臉,任意蹂躪的景象,還是頭一回。

直到有一個白發蒼蒼,七老八十,雖做書生打扮,穿著補丁長袍,顯然很是窮苦的老者,揚起手臂,大吼一聲:“大丈夫當如是!”

至此,眾人才猛醒過來,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言語嘈雜,朝癱倒在地的皇帝指指點點,竟似乎忘記了這就是以前能一言而決天下人生死,至高無上的皇帝!

“皇帝,這感覺如何?”

橫江擰著皇帝的衣領,讓皇帝勉強站直了身軀,麵相府外眾人。

皇帝已開不了口,說不了話,隻能黯然神傷,默默搖頭。

噗通!

橫江手一鬆,皇帝掉在地上,軟弱爛泥。

“我本墟城人士,祖上省吃儉用,曆經數代,才略有積攢,在墟城當中,買下了一座臨街的院子,連帶著靠街的店鋪。我年幼之時,日子雖過得不算安逸,卻也衣食無憂。我本以為,我這一輩子,也會繼承祖上傳下的店麵,再娶上一房媳婦,養上幾個兒女,如此安安穩穩,度過一生。可皇帝突然派人,來墟城建衙收稅。”

“酷吏勾結惡霸,占了我橫家的家業,害死了我祖父,逼得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遠走他方,不知有多少次險些死於非命。”

橫江言至此處,便點燃了供香,插在供桌香爐裏,朝周先生的靈位拱手施禮,道:“周先生收我為學生之時,想讓我有朝一日,能入朝為官。可周先生卻不知道,我雖願意跟他讀書,卻從未想過在這中土帝國圍觀,你可知道為什麼?”

皇帝連連搖頭。

橫江自嘲一笑,道:“我怕一旦把官做大了,做成了三公九卿,就要天天去皇宮裏上朝。就會天天見到你,我怕到了那個時候,我會忍不住心中殺意,在金鑾殿裏,把你宰殺在龍椅上麵。”

皇帝眼神一滯,嚇得臉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橫江對皇帝的醜態已是熟視無睹,又道:“我若是靠當官,做了三公九卿,在金鑾殿殺了你,雖能報了仇,卻也會被宮中侍衛千刀萬剮,如此一來,我豈非會被人誅滅九族?那時候就算我兒女滿堂,也會被殺得幹幹淨淨,豈非我橫家會就此絕後?”

這時候,皇帝終於是明白過來了。

今日若無意外,他必死無疑。

原來橫江早在十幾年前,跟隨周先生讀書做學問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要將這皇帝斬殺的心思。

嗚嗚……嗚嗚……

皇帝朝著院外大喊大叫,卻因牙床下顎被打碎,舌頭腫脹,說不出話來,隻能發出嗚嗚之聲。他又朝院外之人連連招收,讓別人來救他。皇帝雖身上有傷,可眼睛卻沒壞,他早已看到了,尾隨橫江來到城西周府的文武百官,以及他們帶領著的諸多禁軍與侍衛,都在街中,眾人隻需往前數十步,衝到院中供桌之處,就能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