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君子一怒(2 / 3)

廖長空不知成碧君心中所想,她也懶得去理會成碧君心中是何想法。

她身為劍修,秉性鋒芒畢露,當年隻是仙門修士,就已經名傳中土帝國三十六大道場,如今修至神魂,更是眼光極高。成碧君雖把橫江和廖長空當做了國師手中的螻蟻,可在廖長空看來,那所謂的國師,隻算是劍下之鬼,何足道哉?

不過,廖長空傲氣歸傲氣,卻也心細,如今她尾隨在橫江身後,分明就是要讓這城中之人知道,哪怕她這般實力高深的劍修,也差了橫江少許,不能飛在橫江前方,以此來體現橫江的不凡。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於是,便有了衣錦還鄉這句話。

橫江既曾在皇都住過一段時日,先前又說出了回家二字,豈不正是還鄉?如今求仙問道,頗有小成,再不是當年顛沛流離的少年,豈不正是衣錦還鄉?

街中之人本是為了看熱鬧而來,自身懷著不願惹事的心思,先前橫江揮劍出手,一步邁出斬殺十餘人,已讓眾人嚇破了膽,噤若寒蟬,不敢作聲。

當橫江和廖長空遠去了,眾人的臉上才漸漸恢複了血色,議論起來,說著說著,就說起了國師夫人成碧君的來曆,又說起了那周先生。繼而一段十幾年前的往事,被眾人談論起來。

一位年事已高的老者,朝眾人說道:“諸位或許不知,那周先生本名周曦,生前曾做過尚書,被拜為大學士。若論學識,這周先生在我們中土帝國,算是一等一的大宗師。隻是因周學士在朝為官的時候,和當時的宰相政見不和,最終被罷官。周先生一生清廉,沒有存下多少家財,隻有皇上禦賜下來的宅子,以及平日裏積攢下來的俸祿。於是他罷官之後,日子隻算是過得去。”

“周先生當年名氣極大,不知都少達官貴人,為了求得周先生的手書和字畫,願意一擲千金。可那周先生很是清高,說什麼讀書人賣字賣花,和青樓女子賣身有何區別,便不肯答應。而且也不願意別人叫他周學士,他說辭官之後,便不再是朝中官員,怎能再沽名釣譽讓人叫學士?”

“周先生也心善,自己日子都過得不寬裕,卻還不忘記周濟窮苦人。又因為沒有家小,於是就收了一個少年,讓那少年拜入門牆,跟他讀書。周先生雖對別人說,那少年是他的學生,實際上卻將少年當做親生的兒子來看待。隻可惜,後來聽說那少年是白眼狼,把周先生毒殺了,又偷了周先生的一件寶物,逃之夭夭。沒想到今天,那橫江又回來了,聽他和國師夫人那番話,似乎當年周先生的事,沒那麼簡單啊。”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周先生在皇都裏,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事情雖過去了十幾年,卻還有不少人記得周先生,於是又你一眼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一個賣燒餅的人,說他記得當年的少年,就叫做橫江,還說那國師夫人原本是街中小乞丐,險些挨餓受凍而死,好在被橫江遇到了,救了國師夫人一回。又說當初橫江給國師夫人救命的餅子,正是從他這裏買的燒餅呢。

又有人說,那國師夫人成碧君,本來連隻知道自己姓成,小名程二丫,連正兒八經的名字都沒有。全因那橫江念她可憐,把她領進了周先生府中,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她這才有了名字,或許橫江也生出了要把那程二丫當做童養媳亦或是通房丫頭之類的心思,就給她起了個文雅的名字,這才叫做成碧君。

原來是這樣啊!

眾人恍然大悟,卻又紛紛表示,這裏頭到底誰對誰錯,周先生到底是怎麼死的,都是未知之數,不可任意胡扯。先前雙方爭鬥之時,一方能施展仙門禦劍之術,另一方則能拿出葫蘆駕馭一隻金燦燦的大蜈蚣,不論是得罪了哪一方,都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