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前方宣明山,越來越近。
山高巍峨,山腰之處楓葉發黃,山頂之上卻青翠葳蕤,竹林依舊。
早有宣明道場弟子,守衛在山門山下方入口,穿著整潔幹淨的道袍,腰懸玉佩,看上去便知氣度不凡,不是尋常仙門道場,可以與之相比。
就連橫江這個宣明弟子,在兩個守山弟子麵前,單論外表裝束,也差的太遠。
守衛山門的弟子,便是宣明山的顏麵,和凡俗世間酒樓裏,迎賓的姑娘差不多,不需有多大的才氣,漂亮就行,以外觀為主。
這是橫江第二次,正兒八經,從宣明山正門,進入山中。
猶記得十餘年前,第一次來到宣明山,站在山下,遠眺山頂格局,見到此地雲山霧罩,看上去仙氣嫋繞,宮殿成群,回廊交錯,殿宇樓台不計其數,讓橫江歎為觀止。
如今,橫江回到宣明山,心思與當年,又有不同。
山門兩個守山弟子,見到橫江回來,遠遠就問:“回來的可是內門橫江師弟?”
“正是橫江。”
橫江走上前去,拱手行禮,道:“二位師兄有禮了。”
兩位師兄回了一禮。
其中一人笑嗬嗬的說道:“橫師弟從封魔島回來,旅途遙遠,風塵仆仆,快快上山去吧。”
另一人則自衣袖裏,掏出了一壺酒,道:“我兄弟二人,在此守山,無法陪師弟上山,這壺酒師弟且拿去,回頭等再過些時日,我兩換班不需再守山門,到時候師弟再請我們喝酒。”
“好說好說。”
橫江把酒壺提在手裏,朝宣明山上,大步而去。
一種回家的感覺,縈繞在橫江心頭。
“曾幾何時,我已將宣明山,當做了故鄉……”
進得山門,橫江的心思,又寧靜了不少,他遠眺山腰之處的中門,又遙望山頂內門高大的牌坊,心有所感,歎道:“吾心安處是故鄉!”
宣明山格局建築,一如往昔。
橫江回來之前,並未通知師門,故而也沒有人知曉他回了宣明山,也無人在內門諸多院落裏等他。
諸多小院,坐落在竹林旁邊。
隻有吳冠一人,目前住在這院子裏。
橫江回來之時,吳冠正扛著一大捆竹子,從竹林外走了回來。
“橫師兄,你終於回來了啊!”
吳冠將大捆的宣明竹往地上一丟,拉著橫江就進了院子,又朝著廚房方向,施展出了一道傳訊法訣,讓同門師兄弟送來一些酒菜,旋即拉著橫江,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
這十年間,幾個師兄弟,在海中那座紫霄宮安排的島嶼,全都去曆練了一番,其中大多數人,已經成了仙門修士,隻有他吳冠,資質比師兄弟們要差了些,目前還處於道徒巔峰,尚未成為真正的仙門修士。諸如韓劍、顧惜風、紀嫣然崔顥等人,如今已經暫離了師門,按照師門規矩,去往別處,修行去了。
二人說了一陣,廚房就派人送來了酒菜。
禦龍升也跟著一起過來,拉著橫江大口大口的喝酒。
這個廚藝超群的師兄,一開口就恭喜橫江,說橫江如今完成了在封魔島曆練十年的師門任務,隻需等到諸多師門前輩,一一回來,陸青皇師叔必定會按照以前所說,把橫江引薦到陳操之師伯門下,正式拜入陳操之師伯的門牆,成為宣明山長老門下,親傳弟子。
一陣敘話之後,三人就坐下喝酒。
酒喝得越多,話自然又多了。
不知不覺,天色已黑。
一輪彎月,懸浮在夜空當中,淡淡的月光灑落,照得山川河嶽猶如裹著一層銀紗,煞是好看。
“十餘年前,紫霄宮發布誅魔令,四方高手,奉令前去誅魔。兩三年後,諸多道場的前輩高人,紛紛回到了各自的道場,唯獨我宣明山的長輩,卻一直不曾回來。好在前段時日,掌門師伯獨孤明,通過紫霄宮送回書信,讓我宣明弟子,得知他們安全無憂,否則這中土帝國,三十幾座道場,隻怕會以為我宣明山的前輩高人,全都死在了誅魔之戰裏。唉……世間之事,本就如此,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禦龍升大口大口喝著酒,歎了一聲,道:“數月之前,那西南三大道場裏的伏龍山道場,得知橫師弟即將回來,他們就派人送了一封拜帖到宣明山,說不久之後,伏龍山高手就會來我宣明山拜山。那拜帖當中說,橫師弟在封魔島裏,不分青紅皂白,就對伏龍山道場弟子出手,殺了他們門中兩位弟子。他們說是拜山,實則來者不善,必是為了給門中弟子報仇而來。為了此事,我和獨孤信師弟,燕青崖師兄,廖長空師妹,已經商議了數次。如今橫師弟已經回來,不妨下次議事之時,與我同去,商議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