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客氣了,大帥既然有令,您隨便吩咐,小的都隻能聽從。另外小的也得跟您透個底,大帥有交代,這批糧草幹係重大,數字上千萬要小心,保管上也要注意,千萬不能出了紕漏。在軍倉那,已經斬了個督管了。”
“啊?有這等事?”何知章一驚,“軍倉督管都是大帥身邊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怎麼?”
“軍倉那邊有兩成的糧食對不上賬,後來聽說是被督管挪了去做生意。咱們的總管下令,把人就地正法。大帥那邊還不知道消息,就算知道也隻會處罰得更重。有這個事,何太守可是要仔細一些才是。”
“自然,這沒有話說。將軍放心,這些糧食進了倉庫,保證不會短缺。”
何知章嘴上應承著,心裏卻在冷笑。這些丘八不通文墨,下場就是連壞事都不會做。吃糧倉得活做到讓人查出賬目把柄,這簡直就是蠢到極處。大秤小秤,大鬥小鬥,這些入門的手段他們都還沒掌握。就不說怎麼在賬目上搞鬼,讓人查不出把柄來,以及糧食裏如何摻雜雜物,變出若幹米糧的事。單是這些糧食進庫交卸的賬目,就是簡單潦草,裏麵有的是作弊的空間。晉州多年來重武輕文的下場,就是這種細枝末節的工作沒有人做,防範別人的手段也十分原始粗暴,缺乏技術性以及可執行性。即便是那位號稱有能的行軍總管史敬恩,也是軍陣之學,在行政上的能力同樣嚴重不足。
整個晉州的行政官僚體係,就是一坨爛泥。在平時靠著軍管製度,這種弊病體現的不是十分明顯。可是現在當全麵準備時,各方麵的毛病就一一暴露出來,現在再想挽救,就來不及了。
偷糧?自己當然沒那麼笨,而是會通過行政手段,把這些糧食變成自己的,即便是那位史總管在,也保證讓他看不出絲毫破綻。自己的心不貪,這些糧食隻要兩成就夠了。比起因為沒有行政管理人才,導致的浪費與不必要消耗,區區兩成的好處,已經算是節省到了極處。相信自己這次不但可以發一筆大財,還能在史總管麵前立個大功。
就在他考慮著該如何與陳家合作,把這批糧食賣個好價錢的當口。忽然遠方街道上,傳來人喊馬嘶之聲,隨後便是陣陣驚叫。帶隊的軍官眉頭一皺,“何太守,這裏地麵可還太平?”
“放心吧,本官的平原有一萬五千名州郡兵駐守,而且城高壁厚,易守難攻。慢說最近沒有戰事,即便有戰事發生,也足以堅守一月有餘。晉州民風剽悍,百姓之間發生衝突也是常有的事,將軍何必大驚小怪。”
何知章侃侃而談,那名領兵的軍官額頭上卻已經見了汗。這時呐喊聲越來越大,那名武官猛地一推何知章,朝著身後的隨從親兵大喝道:“放火!燒糧倉!一粒糧食也不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