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羽靈的這個行禮,卻比她的相貌更加駭人。鎮北城乃至整個遼州都和柳長安沒有什麼關係,再說鳳侯位高權重,手握三十萬大兵兵權,是整個大周最龐大的戰鬥單位。柳長安靠著駙馬的關係,也就是能和鳳侯說上話,但是要說施恩於鳳侯,這就有些聳人聽聞,即便是馮素貞也未必有整個資格施恩於國朝天字一號武將。
看柳長安那愕然表情,鳳羽靈笑道:“柳公子貴人多忘事,大抵是忘了什麼。我就提個醒,那豆粕的主意,是不是柳公子想出來的?”
柳長安這才恍然,原來當初自己的無心之語,竟然會讓鳳羽靈以為是恩惠。那份豆粕肥田養豬法,是頂著馮素貞的名字上的奏章。但是真實情況如何,京裏其實也都有數,鳳侯在京師裏也有自己的關係網絡,自然知道真實的情形為何,因此鳳羽靈知道是柳長安想出的這個方法不奇怪,真正奇怪的是,她為什麼會因為那麼一個方子,把柳長安當成恩人。
“遼州是苦寒之地,地廣人稀,有辦法的都往內地跑。剩下的很多都是流放犯,他們可以充軍做炮灰,但是讓他們安心墾殖卻是比登天還難。朝廷雖然搞過幾次移民實邊,但是成效不大,移過來的百姓受不了邊塞之苦,不是跑了,就是死了,白費力氣人命,成效不大。邊塞的糧食一直是個要命的事,指望內地運輸太慢,指望軍屯,又太占兵力。這些年就是將就著,湊合糊口,趕上災害的時候,大家都要餓肚子。直到柳公子獻了這個方略大家才算有好日子過,別的不說,就說我們遼州養的豬,又大又肥,一口豬的肉量頂的上過去三口。人稱我們這裏的豬為遼豬,北蠻人還拍了諜子來偷了幾頭豬崽回去,結果一點用處都沒有。他們哪知道這裏的訣竅,還妄想養出肥豬來?笑話。我這一拜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了邊塞三十萬將士幾百萬生民。當初娘見了遼豬之後,都說柳公子應該道遼州來,就衝這養豬的本事,也該得個行軍司馬。可惜被駙馬爺搶先了,不過大家總算都是為了朝廷出力,在哪都是一樣。如果有誰想要欺負柳公子,我們遼州的人不會答應!”
她那綠色的眼睛盯了一眼安世傑,後者也聽入了神,忽然道:“柳公子就是養出遼豬的人?這倒是第一次聽說,失敬了!”說著話,安世傑居然真的上前,給柳長安行了個禮,與方才傲慢樣子大不相同。
要知晉州情形其實和遼州差不多,作為邊塞軍鎮,糧食主要靠內地輸送,這也是朝廷製約其發展的一個最有力手段。安家經營有年,手上很囤積了一批糧食,可是比起其所圖,這些糧食又遠遠不夠。一個能讓糧食增產,又能養出特大肥豬的書生,對於安家父子來說作用遠大於一二衝陣勇士。安世傑不管心裏怎麼看待柳長安,如果能得到這個養豬法子,就算是再丟人他也無所謂。
柳長安笑道:“這事說穿了一錢不值,就是個飼料問題。關鍵是要用豆子。遼州那地方本就產豆,所以飼料易得,格外方便。咱們晉州產豆不多,要想養出大豬,就得從外地買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