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舌戰(三)(1 / 2)

書房內,陳起望閉眼沉思,不做聲色。柳長安所說的話,他當然也相信是事實,災民生變是大周境內常有的民變事件,從官軍到地方,都有一套相關的處置方略。通常而言,即使發生民變,也不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畢竟這是群沒經過訓練的百姓,手上也缺少武器,隻要有官兵提前布置,不足以為害。

四大家自己,也有自己的殺手鐧,如果災民真的湧進西城,迎接他們的隻會是死亡而已。可是這不代表他對這種結局可以不在乎,四大家所藏的底牌都是見不得光的,一旦被災民逼出來,善後的代價難以想象,遠不是發的這點國難財能彌補的虧空。

更為甚者,則是柳長安的分析,“四大家家大業大,朋友自然多,但是冤家也未必少。清酒紅人麵,財白動人心,覬覦員外財富的奸佞小人,怕也不在少數。如果他們勾結亂民,趁火打劫,四大家怕是也少不了傷筋動骨。況且人有失手馬有亂蹄,一旦防備不周,被一群難民衝到家裏,那下場是什麼您很清楚。好瓷器不碰爛磚頭,您有家有業,有金銀財寶如花美婢,他們是一無所有的窮鬼,隻要在貴府上出入一圈,最後損失的還不是您的家業和名聲?不知有多少財產會因此下落不明,不知有多少女眷會含垢自盡,這些想必不是您和其他幾位家主想看到的吧。”

“就算您的戒備森嚴,能殺掉他們又怎麼樣呢?現在鬧的不光是饑荒,還有瘟疫啊。一旦死傷過重,瘴癘在西城蔓延開,那又該如何?陳翁是明白人,應該知道學生說的,不是虛言恫嚇,而是眼前的難題,不可不防。”

“問題是,這生意我不做,別人也會做。”陳起望睜開眼睛,直視著柳長安道:“我並沒有把握說服其餘三家,最多隻能是盡力而為。可是一旦三家拒絕,隻憑陳家一家,是托不住這個糧價的。而且整個晉州,又不是隻有我們四家做米糧生意。災難一起,這些商人想必已經聞風而動,囤糧不售,隻等著大災來時,大發一筆。我們低價出糧,他們趁機吃進,又有多少糧食,可以補上這個缺口?”

“陳翁放心,這生意隻四大家不做,學生就有把握讓別人也做不成。這次的生意,你或許少賺一點,但是總不至於虧錢,隻要把這次的災難度過去,官府於四家自有所補報。”

“補報,算了吧。於官府的補報,我們並不怎麼在意,也不期待。不過我對柳師爺你這個人很欣賞,如果你不肯做師爺,而是到我家裏做個掌櫃,我倒情願分一成股份給你。”

“多謝陳老爺厚愛,我這個人性子不適合做生意,做了掌櫃,就要每天盯鋪子,盤貨看帳本,實在太辛苦了。實不相瞞,我自己在京城就開酒樓,很清楚生意艱難,還是當個師爺好,大多數時候可以混日子,偶爾忙幾天,也不是不能忍受。”

陳起望一愣,“怎麼,柳師爺自己也做生意?”

“是啊,在京城裏開一家天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