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2 / 2)

另外,華影集團每年還進口三十多部買斷的好萊塢影片。

雖買斷的片子質量不會太高,可那也是好萊塢電影,換句話,今年或許會有四五十部的好萊塢影片在內地院線上映。

對於國產電影行業而言,二零零二年是較為關鍵的一年。

市場放開了,競爭不可避免,怎麼辦?隻能迎頭趕上。

《雪的大冒險》和《英雄》的內地票房雙雙突破兩億,給大家帶來不的信心,國產商業大片能賺錢,國產電影還有希望。

今年是民營影視公司集體發力的一年,京圈的這幫老總都有拍大片的計劃。

根據好夢公司的了解,至少有三四十部影片在籌備或者正在拍攝之中,加上國有電影集團的拍攝計劃,這一年內地製作的故事片將超過一百部。

看到好夢公司賺錢,大家都坐不住了。

更何況,麵對好萊塢大片的大舉入侵,不反抗的話就隻能等死。

大家討論了兩個方麵,一個是好萊塢大片的排片,另一個是建議總局製定相應的國產電影保護政策。

實際上,不少國家都有類似的保護政策,美國也不例外。

美國政府對本國的電影產業扶持力度很大,通過立法、減免稅收和外交談判等手段來壯大電影企業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美國電影協會製定了一係列麵向海外市場擴張的政策,並嚴厲打擊盜版。

到了亞洲,這種保護政策以抵抗好萊塢大片為主要目的。

比如規定每年院線一定要上映多少的國產片,在國產電影的製作發行上給予一定的優惠,鼓勵民眾觀看國產電影等等。

林子軒認為在這個階段保護政策很有必要,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差距明顯,但保護政策不能成為避難所。

以為躲起來裝鴕鳥就沒事了,要有和好萊塢大片硬碰硬的勇氣。

知道了差距才能奮勇前行,觸底才能反彈。

“《無間道》第二部的檔期剛好放在暑期檔,我們先和好萊塢大片較較勁,隻要咱們能拍出好片子,相信觀眾會買賬。”林子軒如此道。

他既是為這幫人打氣,也是為自己打氣。

“起《無間道》,真的要恭喜林總了,拿了十四項香江金像獎的提名,大豐收啊,要我你們幹脆給包圓得了。”有人笑道,“我聽總局對香江電影很重視,正在製定一個合作細則。”

這件事林子軒清楚。

應該叫做《關於加強內地和香江電影業合作、管理的實施細則》,還沒定稿,正在征求業內專家和圈內精英的意見。

這種政策性的文件不是廣電總局的人拍腦門子想出來的,需要經過多番論證,組織研討會,聽取各方的建議。

好夢公司在和香江電影人合作上有一定的經驗,林子軒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廣電總局要把香江電影納入到國家的大框架內,這隻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