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研討會(2 / 2)

周涯講完,眾人紛紛稱讚他思想開明,開京城文壇風氣之先,給後輩做出了好的榜樣。

林子軒再次感謝周涯當年的扶持,為他打開了一扇文學之門。

一時間,研討會談笑風生,其樂融融。

有意思的是,《頑主》裏有一段情節正是諷刺文壇的。

裏為一位地攤文學作家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文學獎的頒儀式,對文壇的形式主義進行了辛辣的嘲諷。

林子軒想看看明這幫人討論《頑主》的時候會有什麼感想。

上午的會議結束,他和周涯一起坐了坐,私下聊了聊。

《京城文學》屬於京城文聯主辦的刊物,周涯退休後享受的是正處級待遇,生活上很悠閑,偶爾參加一些老年文化活動。

“作協的老劉找到我,我本來不想來,可抹不開情麵,隻好湊湊熱鬧。”周涯解釋道,“你現在的成績是自己努力來的,我做的很有限。”

“周叔,您能過來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林子軒真切道。

“算了吧,這個研討會估計你也不稀罕,都是形式化的東西,不比以前了,以前大家雖思想上不夠開放,可對文藝還是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周涯感慨道。

兩人隨意起了文壇上生的故事和一些作家的新作品。

周涯對這一塊還很關心,經常讀書看報,這是作主編時候養成的習慣。

他提到了韓含和新概念作文大賽,了幾句感歎。

實際上,林子軒對於韓含,正如周涯對於林子軒一樣,都是前輩對於後輩的一種扶持。

在文壇上不隻有文人相輕,還有各種佳話。

林子軒不會全程參加研討會,他還要忙其他的事情,而且,有作家本人在場,與會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很難放得開。

要知道研討會不光是吹捧,還要指出作品中的不足,甚至是進行有限度的批判。

京城作協舉辦這場研討會自然是以讚揚為主,替林子軒造勢,怎麼林子軒也是京城作協的副主席了,屬於自己人。

但文藝理論家要體現自己的理論水平,不能光好話,還要有點真東西。

研討會的內容整理後會表在國內的文藝理論刊物上,作為京城作協今年的一項成績。

林子軒回到公司,去找了慕姍姍,慕姍姍正在忙碌著新節目。

“會開的怎麼樣?”慕姍姍詢問道。

“還能怎麼樣,就是哄著玩唄。”林子軒無所謂的道,“你猜我今兒碰到誰了?”

“我又不認識那些作家,這麼神秘,不會是哪位女作家吧?”慕姍姍取笑道。

“瞎想什麼呢,是《京城文學》的周叔,我也不知道他會過來,就聊了一會。”林子軒回應道,“他還留著你謄寫的那份《頑主》的底稿呢,問你還要不要了?”

聽到這話,慕姍姍停下了手裏的工作,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她背著父母在自己房間裏偷偷幫林子軒謄寫手稿,心裏既忐忑又甜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