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1 / 3)

上官紫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半夜時分。

街上蕭條地很,沒有一個老百姓的影子,隻看見幾個士兵衝衝巡邏而過。

那幾個士兵緊張地來來往往,仿佛有著決一死戰的氣氛。

莫非,寧王提前行動了?

上官紫不安地猜想著,突然的,她眼睛一亮。

她看見了薑翊軒。

薑翊軒領著一隊士兵從大街上飛騎而過。

上官紫驚喜地要喊,又捂住了嘴。

薑翊軒沒有看見上官紫,奔向遠處。

上官紫急切地張望。

薑翊軒消失在大街盡頭。

“師姐,我們要去哪裏?”江南將她的視線扯了回來。

“走,跟著將軍。”

兩人悄無聲息地用輕功跟著薑翊軒的方向而去。

到了宮門口,薑翊軒下了馬,叫了老趙到一旁,將一塊腰牌一份手諭遞給老趙,小聲對老趙說:“你去,拿著這塊腰牌,帶著三隊的人,去帥府領取弓箭和馬匹,進入宮中,不允許皇後接近皇上,確保皇上的安全。”

老趙得令離去。

薑翊軒扭頭,對另一名校尉說:“你立刻帶上你的人,去宮門口換崗,然後守在那裏,明日百官上朝時,盯住了寧王沙玉簫,隻準他進,不許他出。”

校尉得令離去。

稍過一段時間,老趙領著一隊弓箭手悄悄過來。

薑翊軒示意衛士開宮門。

宮門悄然啟開。

老趙領著三隊入宮,薑翊軒似乎還有些不放心,四下看了看。

大街上靜悄悄的,一個人影兒也沒有。

薑翊軒的目光落在街對麵。

上官紫急忙拉著江南往後退避,揚了揚手,意指快撤。

天將破曉,遠處的天邊露出一線魚肚白。

城門緊閉,軍士們情緒緊張地在這裏把守。

上官紫想起什麼來,領著江南,從一條小道順利入宮。她要將信交給玉麟哥哥。

晨曦未露,晨霧籠罩著京師。

薑翊軒命廖海生領著一班監衛禁軍士兵警覺地戍守在皇宮門內。

大殿周圍,一排排士兵手執武器,臉色沉默,一動不動地半蹲在暗處。

薑翊軒焦慮地抬起頭,看看天色。

晨霧被東邊的紫氣染出一種詭異的氣氛。

數通晨鼓響過,遠處的大道上,旆幡招搖。

一名禁軍士兵無聲地來到拓跋亞述身邊,耳語道:“元帥,寧王來了。”

薑翊軒回身,看了一眼他的士兵們。

士兵們刷地一下立起,持戈在手。

薑翊軒稍作示意。

士兵們訓練有素,悄然隱去。

霧漸漸大了。

上官紫很快與三隊的人碰上,老趙一喜,開口要喊。

上官紫衝他噓了一聲。

他點了點頭,與上官紫走到一旁,輕聲說:“夫人,你怎麼來了?”

上官紫看了看左右,說:“寧王提前行動了,是嗎?”

老趙搖了搖頭,說:“元帥感知寧王有所行動,跟皇上說,要我們先發製人,這樣,造成的傷亡才能小些。”

上官紫領會地點了點頭,跟在三隊身後,潛伏在正陽宮附近。

宮外,寧王沙玉簫在兩隊騎衛的簇擁下緩緩而來。

薑翊軒喬裝成親兵,警惕地拉下頭盔,和幾名監衛讓開一條道兒,讓寧王通過。

寧王傲慢地瞅了一眼守宮門的士兵們,個個無精打采,不由嘴角一揚。門籍沒亮,佩劍沒解,打著馬兒慢悠悠地進了宮門。

薑翊軒的目光落在寧王的背影上,也揚唇笑了。吩咐一聲,關上宮門。

一名沙玉簫的監衛親信跑過來。

沙玉簫輕聲問:“我們的人呢?”

親信意味深長地回頭看了看。

沙玉簫順著親信的目光,遠遠地瞟了一眼殿前殿後密密麻麻的士兵,得意地笑了,回頭看宮門。隻要取了沙玉麟的首級,一切都會不一樣的。

原來,他也想先發製人,可惜,慢了薑翊軒一步。

皇宮裏的景象,和任何一天上朝的氣氛沒什麼不同,小鳥依然不緊不慢地叫上一兩聲,太陽漸漸開始勾勒出皇宮建築群的金色屋簷。

昭陽宮那邊有了動靜,上官紫跟老趙一使眼色,老趙點頭,領著三隊一小部分人四下迂回,守住了正陽宮。

上官紫推開正陽宮的門。

沙玉麟在一群內侍服侍下走了出來,一見上官紫,驚了,再一喜,喊了聲:“璃兒!”

上官紫點了點頭,正要說些什麼,一個公公突然拔出匕首,挾持住沙玉麟。

上官紫驚訝不已。

沙玉麟驚訝不已。

江南驚訝不已。

皇後從沙玉麟身後走了出來,一聲令下,正陽宮外,幾百士兵圍住了正陽宮,三隊的人一馬當先,揮劍朝那群人衝去。

上官紫向前一步,說:“皇後,大勢已去,你快投降吧!”

皇後冷冷一笑,說:“燕國兒女,就算戰到隻有一兵一卒,也決不會投降。”

上官紫眼疾手快,出指一彈,將沙玉麟救下掩在身後,朝皇後說道:“你以為寧王這次造反真能成功嗎?薑翊軒已經帶領三軍,將他堵在城門口了。”

“薑翊軒?這個懦夫,他以為,堵得住寧王,堵得住本宮嗎?”皇後又笑,看著上官紫。

沙玉麟此刻倒是接受了什麼,冷眼看皇後,說:“皇後,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