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大學後,戚雅瑜把童年挨打的陰影,被小夥伴誣陷告狀乃至於無人憐憫的恥辱,都被她打包後置於心靈一隅,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老西施”“小西施”的稱呼。
大學時光她心中充滿了放眼天下的激情。似乎有一種神秘的、從靈魂深處生長出來的聲音提醒著她,她注定是要為天下,而不是隻為自己活著。
大四的那年,看完香港回歸儀式,校園裏進行了徹夜狂歡。狂歡的高潮是火把遊行。火光照著人們的臉,人人的臉上都閃著淚花,接著同學們手挽著手,八個人一排,自發地組成了遊行隊伍。已經是校學生會宣傳部長的戚雅瑜,心中充滿了神聖的感情,哪怕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她想起了文天祥,還有譚詞同,那一瞬間她似乎入骨入髓地理解了他們。挽著她左手的一個男生竟然流下熱淚,借著火把的微光,戚雅瑜發現竟然是校學生會副主席蘇偉民。
她在心裏嘀咕,這小子,竟然這樣多愁善感,太娘們了,成不了大事。
遊行後有一天,戚雅瑜在操場邊碰到蘇偉民,戚雅瑜隻是禮節性地朝他點點頭就走了。
不到一分鍾,蘇偉民追上來喊她的名字:戚雅瑜。
戚雅瑜乖乖地站住了,轉過身。見蘇偉民站著不動,也不做聲,隻是傻笑。她怔了一會,問:“有什麼事嗎,蘇偉民?”
他說:“沒什麼事就不能找你嗎?”戚雅瑜有點不自在,說,那那那······話沒完,蘇偉民走了過來,說,準備考研了,原來的筆記丟失了幾本,想借你的抄抄。
蘇偉民比她高一屆,已經本科畢業在準備考研了。這個人不但人長得帥,而且成績也不錯,社會活動能力很強,更為重要的是據說他的家世十分了得。戚雅瑜不像其他女生,未畢業就想著嫁人的事,雖然自己是個十足的美女,但他個性肅然,沒有利用自己在學生會的便利主動接近蘇偉民,反而是有意疏遠,孤芳自賞地堅持著。
聽他說是借筆記,戚雅瑜豪無表情地說,好啊,不過在宿舍裏,你要不等等我去給你拿來吧。
蘇偉民打趣道,謝謝啦,怎敢勞煩部長大人,我和你一起去吧,我在宿舍下麵等你。
戚雅瑜臉上露出了紅潤,她習慣了支配人,看到蘇偉民善解人意,就答應了,隻是大學幾年她還從來沒有讓男生在樓下等過自己。
果然,蘇偉民出現在女生樓下成了當天師大的重大新聞,特別是看到孤傲的戚雅瑜下來送什麼東西給他,好多女生的眼珠子都綠得快爆出來了,都在罵戚雅瑜這小****假清高假正經悶騷,還不是一樣地在想男人。
還筆記本的時候,蘇偉民故意選在人數集中的圖書館,蘇是師大的名人,全校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他走到戚雅瑜座位旁邊的時候,男生女生都投來驚奇的眼光,熟悉戚雅瑜的人開始朝她擠眼睛。
戚雅瑜看見筆記本的封皮已經包好,裏麵破損的地方都用透明膠帶粘上了。她的心中大為感動,卻不敢不願往深處想。
蘇偉民是自己這樣的農村丫頭配得上的嗎?更何況自己還有遠大的人生目標?
他的英俊和才氣在全校是出了名的。寢室裏的女同學經常站在樓上窗口,看他打了飯從樓下經過回宿舍去,那癡呆的眼光無異於發情的母貓。何況他還是北京人,父親是軍級幹部,在這裏上大學不過是父親下來掛職,送他到師大讀書也是了了父親的一個情結。
在此之前,傳說師大有十二個女生在追他,被稱為“十二釵”。這樣的男人,戚雅瑜從來視若天人敬而遠之,想都沒想過自己能與他有什麼特殊的交往。
上大學三年多來,除了學生會工作需要,他就很少單獨跟男生接觸,在她眼中男人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羅叔叔的樣子,所以她說不清是怨還是恨。
蘇偉民雖然優秀,但是她認為這是他自己的事,與她無關。
戚雅瑜從來沒有小看自己,內心甚至很驕傲。進大學雖然有點“跌跌撞撞”,但進來之後,她發奮學習,她把自己的驕傲從學習上特別是從考試中體現出來。所以她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會跟蘇偉民有什麼特殊關係。
不是自己的東西,想它幹嘛?戚雅瑜心如止水,也就沒有像“十二釵”等人那樣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因此,小小的感動過後,戚雅瑜隻是認為蘇偉民還算是個不錯的男孩,別的也沒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