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衣瑪的野心(1 / 2)

衣瑪所在的寨子名叫麻寨。巫族所轄的範圍內共有三百多個,這些寨子零星分布在群山之中,相互之間相隔甚遠。在這三百多個寨子中有三十六大寨,這個麻寨就是其中之一。

在去往麻寨的路上,祁門好像收到了什麼重要消息,急匆匆地帶人離開了。臨行前他讓衣瑪好好看管我,還留下兩個手下負責押送我去麻寨。

到了麻寨之後我才發現,麻寨似乎比一般的寨子混亂得多,顯然是長久無人管理所致。

我被帶著進入一棟三層木樓。一層是普通的茶館,一張張竹製的桌椅板凳擺放在四周,中央空出的地方放著一個大香爐,爐中不知道燒的是什麼東西,聞起來有一股迷醉之意。我很快就發現這裏的人三魂虛迷,好像隨時都有可能脫體而出。

當我到了二樓之後,更加讓我瞠目結舌的景象出現在眼前。二樓被分割成很多個小房間,每個房間都有門簾遮擋。偶爾門簾掀起,可以看到裏麵擺放著一個矮榻和一個小桌,桌上放著一到兩根根特質的竹煙管和一小碟黑色粉末。斜依在矮榻上的人不時會拿起竹煙管,再撚起一小搓黑色粉末灑在煙管末端的小孔上,隨後再對著煙嘴深吸一口,表情如升仙一般享受。

這樣的場景任誰看了也不會忘好處想,我也不例外。雖然被人抬著,但我還是忍不住哼了一聲。

衣瑪聽到我的哼聲笑道:“你可別想多了,我這裏可是正兒八經的醫館。”

你當我傻啊,哪家醫館會用喝茶抽煙的方式給人治病。我不想和她說話,所幸閉上眼睛不去搭理他。

衣瑪也不管我,自顧自地解釋道:“這是我們麻寨自古流傳下來的蠱療,隻有曆任當母才會。蠱術如果好好利用,也是可以治病救人的。當然,想要活下去是需要付出一點小小的代價。”

“什麼代價?”我承認被她挑起了胃口,忍不住問道。

“你想知道啊?可是我現在又不想說了。”衣瑪說完之後忍不住放聲大笑。

我去你大爺的,人至賤則無敵,這句話果然沒錯。她不說我也知道,代價就是不斷蠶食他們的生魂。

我跟著衣瑪來到了三樓,那兩個負責押送我的人則被她在門外。三樓沒有任何隔斷,諾達的空間裏隻擺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竹編的盤子,盤中是一個鵝蛋大小的繭。

除了我們倆之外,屋裏隻有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守在桌邊。老人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顆繭,隻是在衣瑪進來的石頭看了她一眼點頭示意,隨後繼續盯著那顆繭看。

當衣瑪看到那顆繭的時候,本來陽光燦爛的臉上頓時變得愁雲密布。

“這是什麼東西?”我問道。

“金蠶蠱!”

金蠶蠱這種東西我倒是聽說過,傳說是在五月初五取十二種毒蟲置於甕中,然後將翁埋於地下,每日早晚供奉不得間斷。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後甕中的毒蟲會隻剩下一隻,因為其他毒蟲都被這一隻吃掉。獨剩的這一隻毒蟲形態和顏色都會產生變化,形狀像蠶,皮膚金黃,這便是傳說中的金蠶蠱。

金蠶蠱是蠱術中較為高明的一種,即便是巫族中人能煉出的也不多。金蠶蠱煉出之後仍需要每日不斷喂養供奉,同時也可以借助金蠶蠱的靈氣達成一些目的或者改變氣運,類似流行於東南亞的養小鬼。隻不過養小鬼借助的是小鬼暗中幫助,而金蠶蠱則是依靠靈氣產生影響。

金蠶蠱當然不僅僅能幫人,更能害人。先不說養蠱的這人會利用金蠶蠱做多少缺德事,便是金蠶蠱本身也不安分,時常會飛出去吃人。《雲霄廳誌》中有記載,漳汀間常有蠱毒,中者多至隕命,祟之絕奇酷者也。其種有四:一曰地蠱,一曰金蠶蠱,一曰蜈蚣蠱,一曰蛤蟆蠱。這本書中所寫的這四種,就是編書的人所認為的最厲害的四種蠱。

在閩南一帶也有善養金蠶的族群,他們有一個詞叫做“金蠶食尾”,意思就是養金蠶的人通常都沒有好下場。因為養金蠶和我們修陰陽道術有些相似,養蠱的人必定會承受“貧”“夭”“孤”中的一種。所謂有得必有失,所指正是此意。

金蠶每日所需的食物是在不斷變化的,開始是樹皮草葉,接著便是雞鴨鵝肉,往後就是豬馬牛羊,最後甚至會將主人一家蠶食掉。一旦養蠱的人感覺無法繼續養金蠶了,便會以金銀之物包裹金蠶,再撒上香灰、塵粉,後以包袱包裹丟棄在路邊。若有過路人因為貪圖便宜而將金銀之物卷走,金蠶便會隨著金銀一起跟著那人,這種方法叫做“嫁金蠶”。被“嫁金蠶”的人可就慘了,因為無法滿足金蠶對食物的需求,最終會被金蠶殺害,甚至會連累自己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