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十二章:風聲(1 / 2)

白笙將仵作帶走藏了起來,拿著這份新的驗屍文檔和舊的驗屍文檔、卷宗,欲進宮在早朝時請旨,一路上卻聽到百姓皆在竊竊私語著京郊拋屍案。茶館裏三五一群的在談,酒館裏三三兩兩的在聊,就連路上的婦女們也在閑扯著。他的嘴角浮現了一抹笑,這是她的手筆嗎?

從昨日下午開始,蘇子墨就安排了府中的小廝、婢女換成平常的衣物去了各個熱鬧的地方散發消息。小廝婢女一聽是蘇子墨的安排,又是能幫到案件,一個個在散發消息的時候賣力的又是添油又加醋,他們皆是帝師府的,心中皆是不甘小雅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枉死。

消息經過一夜的發酵已經成了京都的熱議。就連身在皇宮裏的皇後馮嫣然也是一大早就聽見兩個小宮女在一旁偷偷談論著,氣得她將人罰去了浣衣房。事情暴露的這樣快,且已經成了京都百姓的熱議,讓皇後一大早就憂心不已。皇後身邊的大婢女聽說消息也是吃了一驚的:不過是死了一個小婢女,這換了往常不過是一張草席卷了扔去亂葬崗的事情,怎麼會鬧得如此大?

看著皇後憂愁的臉,大婢女趁四下無人,在馮嫣然麵前跪下了:“是奴婢辦事不利,還請娘娘責罰”

皇後連看都懶得看她一眼:“你起來吧,當下之急,是該想想怎麼辦才好。”

大婢女默默起身:“事情發展的這麼一發不可收拾,怕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了。娘娘處在後宮,很多事情不方便,得勞請尚書令大人了。”

馮嫣然摸著座椅上的鳳頭,深深的歎了口氣。

而這方早朝的大殿上,天啟帝也是不可察覺的歎了一口氣。京郊拋屍案,暗衛昨夜就將消息遞進宮來了。流言傳的如此之廣,若是案件不查個水落石出怕是無法對外交代了;但若是真的深查,按著這情勢,京都怕是要翻天了。看著下方跪請的白笙,天啟帝忽然覺得自己老了,這天下終究還是年輕人的。沉默了良久天啟帝終於開口了:“刑部尚書何在。”

一臉型消瘦的三十多歲男子站了出來:“臣徐勁鬆,在。”

“京郊拋屍案慘無人道,令人發指,著刑部三司會審,由京兆令白笙主審,刑部協理,務必徹查到底,還京都百姓一個太平。”

“遵旨”白笙和徐勁鬆一同道。

這京郊拋屍案徐勁鬆也是有點耳聞,畢竟外麵流言滿天飛,他雖然還沒看到卷宗,但死者他卻是有點耳聞的,是帝師府裏帝師蘇子墨身邊的大婢女。光光這苦主的身份就是不好惹的,可見這個案子是個燙手山芋。

下了早朝,白笙和徐勁鬆誰也沒理誰,讓旁邊一眾看熱鬧的人有些失望。徐勁鬆是出了名的剛正不啊、護短,白笙是出了名的目中無人、冷漠。這件案子本應該是刑部的範圍,白笙卻主動請旨,按說是逾越,卻不見兩個人互掐。

尚書令馮國禮剛剛走出大殿沒幾步就被一個小太監攔住了,說是皇後召見。這個時間召見,也是讓馮國禮有些摸不著頭腦。

鳳儀殿裏,馮國禮原本是坐著的,聽完皇後馮嫣然的話,怒氣直衝發頂,坐不住的騰的站了起來大喝:“胡鬧。”說完就意識到自己失態了,忙調整了一下心態,可心中的怒火實在是難以壓製。

皇後馮嫣然並沒有計較馮國禮的衝撞,眼下最緊要的是如何把事情壓下去,讓事態就此打住。馮國禮暗暗深呼吸了幾次,到底還是老狐狸,立馬就有了主意:“娘娘也不要太擔心,眼下事態還並未嚴重,還控製的住。隻要知情的人都···事情就到不了我們這兒。”他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皇後看了一眼就看向了身邊的大婢女。大婢女走到了馮國禮身旁,在馮國禮耳邊說了幾句。馮國禮對著皇後行了一禮就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