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軒變臉的速度之快,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但還是忍不住一笑。
話說幾日之後,唐隨安便想到附近寧山佛寺禮佛,老太太年邁,便讓隨安代為佛祖磕幾個頭,以盡誠心。
唐尋本不想出來,但一聽寧山附近的集市熱鬧非凡,四處十分好玩,便隨著一起來了。唐軒也是喜歡熱鬧,哪裏也是不能缺了他。
直到在門口看到容寅騎在馬上,唐尋突然很想轉頭回去,轉念一想自己多心,便又無所謂了。
一行人坐著寶馬香車,迤迤而去,車上的小鈴鐺沿路發出悅耳的響聲,迂回蔓延行駛。車外唐軒與容寅時而稱兄道弟,相談甚歡,唐尋暗罵,叛徒!
寺廟莊嚴肅穆,青煙徐徐而升,巨大的香爐裏早就是插得滿滿的香。來往香客皆是恭恭敬敬,嘴中念念有詞,跪在蒲團之上,那一尊尊高大的佛俯瞰著腳下的眾人,麵上帶著盈盈的微笑。
唐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跪拜,反倒是看著佛像出神,見大家都是十分虔誠閉目。看著香案上的糕點,咽了咽口水,早上起來的早了,還真是有些餓,於是偷偷地伸手向那糕點盤子,左右環顧著,迅速拿了一塊藏進袖子,竊喜。見大家還是沒有反應,伸手便又故技重施,拿了兩塊糕點。緩緩揪著袖子,把糕點塞到嘴裏,一股香火的味道混進,味道還是不錯,好歹暫時抵過一陣饑餓。
這時感覺側麵一道目光凝在臉上,她這才發現,容寅似笑非笑的看著她,好像在說,你做的事,我全看見了。唐尋臉色一紅,迅速低下了頭來,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一樣,心裏猛地跳了幾下。暗暗把容寅又罵的個狗血淋頭。
心裏虛得緊,往後便也無什麼心思,隻是跟著大家做著動作,盡量不去看容寅。
上完香,拜完佛,便有一黃衣小僧,合掌前來說道:“阿彌陀佛,各位施主安好,慧明大師正在浮生殿裏講佛論道,各位施主若是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唐隨安麵色微笑,對慧明大師的講論佛法似乎是十分有興趣。“慧明大師今日也在!”
“是的,施主有興趣,不妨去聽聽。”
頷首合十謝道,“謝謝小師傅了。”
那小和尚呆頭呆腦的阿彌陀佛一聲便也離開了。唐尋對這些和尚佛法都沒什麼興趣,連慧明是誰都不知道,問了唐軒他也是不知,人間玩鬧中,怎會去關心什麼佛法仙緣呢。倒是容寅不急不緩的娓娓道來,原來這慧明大師是定安一等一的佛法大師,研讀了許多佛書,悟性極高。曾經在寧山明宇台上與全國十九名德高望重的高僧講佛論道,辯論佛法,眾人皆是敗在他嚴密的語言之下,一一敗下陣來。最後一位伽羅大師竟然吐血重傷,可謂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便也是這個道理。
唐尋完這些描述,隻評了一句:“看來這老頭嘴皮子挺利索!”
眾人皆是臉色一抽,唐隨安更是拉著唐尋語重心長說道:“尋尋,待會兒見到慧明大師,千萬別亂說話!”
這等胡說八道,自己人聽到還好,要是被一群崇拜者聽到,非得把唐尋放在地上活活踩死。
浮生殿內檀香幽幽,不聞一聲,極其寧靜,眾位信者皆是盤腿而坐,聽得認真。
紫衣袈裟,老頭略有些佝僂,白眉垂垂,眼含精光。浮生殿裏果真是一應浮生凡人,都跪坐在蒲團之上聽的是津津有味。唐尋起初還撐著聽了聽,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眾生皆苦,萬相本無。此類之話,唐隨安聽的似乎十分入神,唐軒則是和唐尋一般無聊打哈欠,容寅十分認真。唐尋與唐軒,果然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