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2 / 2)

閻象沉默片刻:“以吾之見,太子天性頑劣,恣意妄為,不喜文教,若為一將門之後,則屬虎子,將來必成一員虎將勇將。但若為王儲……實不是統萬民之君主的好人選!”

“但好在太子年紀尚小,若是能耐心施教,用心引導,也未必不是明君之才!”

袁渙終於收斂起笑容:“實不相瞞,吾與閻少府一樣的想法。”

“那吾且問閻少府一句,若是任由太子胡作非為,又有多少希望將其教導成一位合格的君主呢?”

閻象皺起眉頭:“太子雖年少,但其頑劣非常人所能治之。而賈丞相深居宅院,不常外出問事,隻有在上朝時能監管太子。大王軍政諸事繁忙,我大楚邊境綿長,南北皆有敵國,大王一出征便是無人督促太子學習。”

“陳太尉、華司徒、王司空等人雖分別教授太子六韜三略名家經典,但也僅限教授,不敢逾權斥責懲戒。王太後也是深居宮室,每日吃齋念佛絕不過問俗事……隻有……隻有袁王妃在宮內,能時刻盯得住太子了!”

說到這裏,閻象便好似明白了什麼一樣:“袁大夫之意,莫不是說,教導太子的關鍵,就在於王妃?”

袁渙正色道:“正是如此!”

“太子幼年喪母,一直由王太後照管。壽春抗曹之後便是一直由袁王妃代為照顧看護。由此算來,太子和公主自稍記事懂事以來,皆由袁王妃照料。不是母子,卻有母子之情。也隻有王上和王妃兩人,既能重笞太子,又能讓其不心生忿恨,治得其服服帖帖的!”

“正是此理!”袁渙:“吾再問閻少府一句,若是任由太子如此成長,結果會如何?”

閻象思索後沉聲道:“君將不君,臣將不臣,國將不國,大楚基業,難承三世!”

袁渙:“這就對了,若是袁王妃對太子的行為置若罔聞或加以庇護,那才值得吾等擔心王妃是否有存有私心,而王妃重笞太子,看似不近情麵,但若不是愛之深痛之切,又何苦冒著惹世人非議的風險重笞太子呢?

見閻象仍似懂非懂一時還不明白其中蹊蹺,袁渙不得不點明了話繼續說道:“若是養成太子恣意妄為的脾性,袁王妃若有朝一日誕下嫡子,待其長成,便大可以太子粗武不明政事、品行胸襟無君王之風、並無威儀等等建言廢長立幼。而那時怕是吾等也不堪忍受太子胡作非為之舉,都會倒向袁王妃那一邊去了!”

閻象恍然大悟:“原來此中實情如此,若是如此,當真是細思恐極!卻是吾錯看王妃了!看來吾等還得多謝謝王妃的嚴加管教,使得我大楚未來可期也!”

“那是當然了!”袁渙淺笑,又啜飲一口茶水:“不覺間這茶水都涼了,閻少府要換一碗熱茶麼?”

閻象想明白了事情,心情頓時一好,也來了興致,端起茶碗大口喝了一口直道:“不礙事不礙事!天色還早,你我再來一盤,這一局吾可要殺得你袁大夫棄子而逃!”

袁渙哈哈大笑:“來來來!就等閻少府你這句話!”

兩人收拾好各自棋子,又端坐坐好。有僮仆上來換上剛燒開的茶水,兩人撿起棋子便落子對弈起來!

這一盤卻是下了將近兩個時辰才分出了勝負,兩人皆是提起了興致專心下棋,你來我往你攻我守,你方唱罷我便回馬一擊,殺到起興還拔劍起舞作賦作詩,直到兩人暢快淋漓殺完這一盤,可是真真正正的暢快淋漓,兩人渾身都出了不少汗!最後還是和棋,但天色將晚,閻象便是要告辭回家。

袁渙便是盡地主之誼,要留閻象在自家府院吃個便飯。閻象以尚有公事為由,仍是要告退。話一出口,本來就要抬腳回家的閻象忽然想到了什麼,便是回身壓低了聲音問袁渙。

“袁大夫可知大王又要對官吏改製之事?”

“又要改製?”

袁渙渾然不知。但身為禦史大夫,袁渙有權責知曉張繡決定或決議中的任何事並給予諫言意見。於是反問閻象。閻象盤算著此事雖算保密,但張繡並沒說不能給朝中大臣透露,且袁渙是閻象私交好友,就算往大了說也是一條船上一個山頭的,透露一下也沒有什麼不可。再者,也可借此事先試探一下原話這位執掌諫言的禦史大夫對此事的態度。

於是閻象便是隨袁渙入座家宴,將前幾日張繡在宮中召見他的經過和所談諸事簡單對袁渙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