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2 / 2)

限製宗族勢力當然不僅僅這些措施,還必須著手淡化宗族觀念和姓氏觀念。隻有將這些發展過了頭乃至畸形化的封建荼毒清化為良性,社會才能持久有續的進步。

當然,已經嚐到甜頭的宗族勢力肯定不會甘願低頭的。尤其是當他們已經逐漸發現當他們以血緣關係維係成的群體與群體可以與那些低級的小官僚周旋對抗進並麻痹那些養尊處優的大官僚之後,更不會放棄這種根本上不利於社會良性循環的自治權利。

但是,誰讓現在是亂世呢?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英雄必然是趁著亂世成就一番雄偉事業的,因為首先亂世帶給整個社會上下是一種極致的破壞,先前的一切結構和關係都遭受了衝擊甚至毀滅。而英雄們則由此重建了規則和秩序。而他們做出的這些革新在和平盛世是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亂世越亂,亂後的革變則會越大!

在這個社會組織結構收到了極大破壞與衝擊,人命如草芥,有兵才是王有奶才是娘的亂世。宗族等舊有階層勢力對於改革已經沒有了絕對的阻力,就算有所反抗也絕不是軍隊暴力機器的對手。不趁此時大刀闊斧做出一些改變,又等到什麼時候去進行改革呢!

剔除了宗族勢力對於社會組織結構的影響,便可以直接得到最廣大底層農民的支持,而不僅僅依賴於地主階層對政權的支持,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才是最大的進步,亦使一個國家成為真正純粹意義上的國家,對於這個國家裏的任何一個國民來說,一頭是家,一頭是國,其中再不摻雜其他信仰,就這麼簡單。

當然這些改變對於張繡來說還太遙遠,張繡現在所需要的乃是重建楚國的經濟基礎,這樣才好在其之上建設上層建築。因為一貫以來執行的打壓豪強地主、消滅宗族世族勢力的政策,楚國目前的統治階層乃是軍隊官僚與部分士族,短期的話還行,長期必然不能維持穩定。

這種情況下,建立國家政權與底層廣大民眾之間的直接聯係就十分必要了,這便是廢除鄉老製度的根本目的!

而淮南因為張繡的數次清洗,淮南的世家大族階層已然不複存在。江東更甚,在張繡授意之下,袁胤、何夔、張遼等紛紛不吝對江東士族舉起屠刀。哪怕江東世族根基深固,在全天下也算獨一份,張繡仍是毫不猶豫,就是一個字——殺!一番全方麵的大開殺戒,用最暴力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將世家大族這四個字眼從江東抹去。

張繡為次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在全天下人心中背上了暴虐施政嗜殺殘忍的罵名就不說了,直接的損失便是再也不可能得到來自地方世家大族的兵源錢糧支持。這也是此番北方大戰張繡卻埋頭於南方的一大原因,因為楚國錢糧暫時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境地。

打個比方,百姓就好比一頭奶牛,而世家大族就好像擠奶人,國家政權則是喝奶人。這種關係下就可能發生幾種有意思的現象:

奶牛和喝奶人本來是直接的供需關係,而擠奶人在這中間隻是起到了紐帶的作用。奶牛雖然每天都要被擠奶人捏得痛不欲生,但是因為擠奶人供養它吃草料的緣故,往往與擠奶人更為親近,而卻孰不知草料實際來源於喝奶人買奶付出的報酬。

而同時喝奶人每天看見的隻有牛奶,卻不知奶牛是否健康,也看不見奶牛的生長情況,也不得知牛奶中被摻了多少水,更不知道奶牛到底能擠出多少奶水。

但是換一種關係就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關係和弊端了。那就是喝奶人自己學擠奶的技能,把擠奶人踢出局,自己擠奶喝奶。如此隻存在一個人和一頭牛的關係,雖然這個人的工作變得繁重了,但是卻會少了很多問題。

而在喝奶人自己學會擠奶喝之前,勢必存在一個過渡期。那就是他還不熟練擠奶技能的這段時期,他可能要因為不熟悉奶牛的生活習慣而擠不出足夠的牛奶。而等他完全了解了奶牛,那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