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梁(1 / 2)

孫乾悲昂交加地念完衣帶詔,旋即將衣帶詔高懸於手示意眾人查驗真假。綢書上的血字早已發黑,但是右下角那一小方璽章卻是保持著耀眼的紅色!

這還不算完,孫乾接著聲淚俱下道:“此封詔書乃陛下於三尺閉閣親手破指所書,可恨那曹操奸賊在陛下身邊遍插心腹,陛下不得法,隻得將其藏於玉帶中賜予董國舅。董國舅時視滿朝文武,卻大都為曹賊羽翼,漢臣寥寥可數,唯能與我家皇叔共議誅逆大事。好在曹賊目中無人,而我家皇叔終得隨軍出征之機。臨行前董國舅將衣帶詔重縫於玉帶中交付我家皇叔,托我家皇叔在外聯絡各地勤王義軍,而董國舅自在內響應,到時內外共舉,誅曹賊而複興我大漢!”

曹操雖然沒下本給劉協重建皇宮,但是許都宮室規模絕不至於寒酸到內閣隻有三尺長寬。所謂三尺閉閣,其實指的就是劉協的私人廁所。一般人家裏的茅廁最大也就一尺長寬,也就皇帝上的是三尺方圓的廁所了。堂堂的大漢天子,居然混到了隻能藏身於廁所給臣下寫血詔的地步,不可謂可悲又可憐。

但是話說回來,漢室的衰微已成定勢,這是大部分人都看得明白的。縱然劉氏子孫遍布九州,但是劉氏早已失去了當年反王莽的號召力,甚至劉氏子孫內部也有不少數人看透了這一點。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劉曄,卻是自我選擇性的忘記自己是劉氏帝胄的一員這個事實。

因此,孫乾這一番本該感人肺腑的宣講,卻隻是引起了袁渙等極少數的幾個尚存忠漢之心的人一陣唏噓輕歎,但是這幾人卻也隻是唏噓輕歎一聲而已。

大廈將傾,非人力可擋。雖然說天下十三州,姓劉的還占有兩州半的地盤,但是再看看這三個姓劉的德性,絕對沒人對漢室的未來心存希望。

割據益州的劉焉劉璋父子可以說根本就是一對坑貨。當初正是劉焉建議漢靈帝於各州設置總攬軍政大權的州牧,這才造成了了漢末群雄擁兵割據的根源。至於劉表則完全是個扶不起來的爛泥,坐擁天下第一大州,在東西南北四麵都有著攻防皆便的極品地利,不說稱霸於當世,自保總是可以的吧?但是事實呢,卻是硬生生被曹操和孫氏兄弟咬去了整條魚的魚頭魚尾。

兩相比較,似乎還是劉備這個草根皇叔更有上進心,能夠從最初的一個編草鞋的混到一州之主。但是劉大耳的狀態實在太不穩定了,好的時候躺成一州之主,點背的時候卻是直接成喪家之犬,在其徹底立身中原之前還是不足以讓世人心懷多大期望的。

雖然說不看好興複漢室,但是這戲還得繼續演。說到底,當下的三國,實質就是各個豪雄割分漢室剩餘財產的時期,各家不僅得拚實力,還得拚演技。

聽完孫乾的話,張繡卻是又啪的一聲站了起來,再次拔出了旁邊周倉的腰刀,又是當空砍下!

哢嚓!

張繡麵前的案幾在周倉的重刀之下應聲而斷。張繡一副咬牙切齒狀:“可恨曹賊,吾恨不得將其如此案一般生劈成兩半,就算孫從事此日不言這些,本將軍也是要提兵直揮許昌的。更何況吾與劉皇叔情同兄弟,勢同唇齒,怎能不會共同應詔?”

“隻是”張繡忽然之間臉色變得為難起來:“隻是我淮南曆受曹賊荼毒,受創極甚,前番先在江東平逆,此番又需鎮撫山越,軍力實在捉襟見肘,實在抽調不出多餘兵力,隻恐伐曹心有餘而力不足,反而拖累了劉皇叔的進兵良機!”

張繡說的都是實話,雖說自己麾下的兵將一直在補強,但是因為主要精力放在重建淮南和招撫山越上的緣故,張繡軍目前的正兵數量加在一起仍不過區區二十萬之數。其中五萬由大將紀靈統領駐防在江東西線,五萬由上將張勳統領在蘄春廬江一線盯防江夏黃祖。而在壽春附近的可調用的不過張遼和高順兩部約十萬人馬。這十萬人馬也不能悉數外征,頂多出征六七萬人馬,在中原戰場也就隻能打打秋風。

孫乾也明白張繡這些話所言非虛,也毫無漏處可尋。好在臨行前劉備曾向他麵授機宜,是故此刻孫乾仍保持著儀態,不慌不忙接道:“鎮東將軍切莫輕易悲歎。我家將軍深明揚州疲敝之弊,但是此等誅曹良機時不可待,是故我徐州兵願為此役先遣,並發兩路大軍,一主一輔。我家將軍親領主力戰兵出泰山戰兗州,做出與袁軍會和姿態,盡力吸引曹軍注意,而將軍則可與我家張翼德將軍兵合一處,趁勢南略豫州遣輕騎偷襲許都,到時許昌有董國舅響應,自當一戰而下。至此縱使曹操再有機謀權變,也是回天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