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來,張繡還是真要感謝一下袁術袁公路的。要不是這貨大興土木建起了壽春宮,自己現在還頭疼怎麼放置袁胤袁耀還有李儒的問題。
提起袁耀,張繡就有些想笑的感覺。回到壽春之後第一個要見自己的不是彙報情況的袁渙李通,也不是賈老頭,而居然就是這位整日不著邊際的袁大公子。而且令張繡摸不著頭腦的是,這位整日嘻嘻哈哈沒個正行的袁宮尉,卻是千年難得一見的一本正經的向張繡提出了請親。請親的對象,卻是賈詡府上的一位女眷。
本來按照正常情況,你要娶賈府的女的,那就應該去賈府去提親。但是世人都知道,賈大夫和賈府極少接客,十個上門請見的九個都會收到賈老頭有恙在身不便待客的委婉回複,加上賈老頭自帶的“毒士”光環,那麼袁耀來找張繡做主而不是去找賈詡談親倒也說得過去。
賈詡確實有幾個女兒,而且張繡也都見過,也有在婚配之齡的,張繡最開始隻當袁耀是因為賈詡的超然地位而尋求抱個大腿,於是便將這檔子事借空給賈詡當做笑話說了。不過讓張繡極度詫異的是,賈詡卻是一本正經地回了這麼一句:“袁公子文武皆通,品性雖揚卻不張,作婿是甚合吾意的。隻是可惜了,恐怕是袁公子誤會了,他看中的女子,卻並不是老夫的女兒。”
這句話驚到張繡的有好幾處。第一處就是賈詡居然誇袁耀文武全才,說有招攬袁耀為婿的意思!這是什麼鬼,是正話反說麼?不像啊,和老頭混一起這麼久了,沒聽過他用這種語法啊!還有袁耀誤會了是怎麼回事,袁耀這廝到底是看上誰了?
張繡最後還是知道了袁耀到底是看上誰了。說到底原來是因為郭嘉和許褚的挾持事件,平日裏眼高過頂的袁公子卻是對柔裏剛烈的呂伶一見傾心。當時袁公子隻注意到了呂伶和賈詡情同一家親,回壽春後又聽說賈詡的家人和兒女都到了壽春,於是當呂伶乃是賈詡膝下的愛女之一。
事情搞清了,張繡卻是有些哭笑不得了。呂伶雖然出身溫侯膝下,隨呂布和嚴氏在這戰火紛飛人心險惡的亂世也輾轉了半個天下,但是一直以來心思卻是極為單純的。說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也不為過。就拿呂伶對張繡的印象和態度而言,並沒有因為張繡身居顯赫而敬而遠怯,一直都把張繡當做當初那個一同伴玩有過歡樂的大哥哥。
而張繡對在丹陽初遇時年僅十七的呂伶也是沒有其他的特殊情感的,畢竟兩世為人,且現在張繡的心底有著特別的牽掛,對於小蘿莉類型的確實沒有絲毫的興趣。對待呂伶,張繡也一直盡心盡力的充當著大哥哥的角色。這倒並不是因為張繡是因為張遼高順等呂布舊將而特意為之,而實在是因為張繡前世是個獨生子從沒有過兄妹體驗的潛意識驅使為之。
古人成親都早,張繡也一直在心底存著為呂伶找個相配的如意郎君的想法。最早時張繡心裏的最佳人選是年紀與呂伶相仿且潛力無限的陸遜陸伯言,但是在得知陸遜居然和小喬是青梅竹馬的關係之後,張繡卻是放棄了這一設想。
除去陸遜,也就周瑜的年齡和呂伶相近了。不過張繡清楚周瑜所中意的類型,隻能是大小喬這種的。除此之外張繡其實不想將呂伶嫁給年齡相差很大的男方,雖然這種情況在古代很普遍,但是呂伶的純真性格注定了找個年齡相仿的是最契合的。
回壽春之前,張繡還曾設想過童飛和呂伶的可能性。畢竟這兩人不僅年紀相差不大,而且都有著一個相同點,那就是武力值都不低。不過張繡卻總是感覺童飛身上少點什麼,故此事也一直放在心裏。隻是沒想到剛回壽春,袁耀卻是打起了呂伶的主意,而且看似這位平日裏行事放浪的袁大公子這次居然有點動真格的意思。
張繡在那次的棄妹叛逃事件之後對於袁耀一直是沒多少好氣的,這次更不例外。留你在壽春給你口飯吃已經算仁至義盡了,居然還想癩蛤蟆吃我家小妹的天鵝肉,實在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