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都能夠打成這樣,傻子都得懷疑那具青銅麵具之後到底是不是孫策本人了。
那杆剛被砍翻沒多長時間的孫策軍大纛是真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孫策就在陵陽。
再細思此戰交手的江東軍諸將,大都是江東本土派係的將領。諸如宋謙董襲陳武淩操鄧當之輩,貌似都是江東豪強出身,唯一一個算是孫策軍元老的就隻是黃蓋了,至於程普韓當周泰蔣欽等江東虎臣此戰卻是未曾見麵!
這時剛與陳武打得筋疲力竭的太史慈卻是不顧身上幾處刀傷,執意衝進了盾陣中要與孫策一決高下。隻不過看了正與李豐打得不可開交的戴麵具孫策一眼,卻是出聲罵咧咧道:“這廝根本不是孫策,孫伯符再不濟,也不至於打了半個時辰便力竭氣短!”
場中的李豐聽到太史慈的喊話,卻是上了心。又是幾招特意的強攻,終於挑開了孫策的銅質麵具。
一張和孫策年紀一般大的臉顯現在眾人眼前。張繡和太史慈在第一時間一齊驚呼出聲:“孫河!?”
沒錯,統領著黃蓋陳武等十數名江東大將以及上萬江東兵的亮甲金盔戴麵具者,居然不是孫策本人,而是孫策的族兄兼親信孫河!
張繡是在單騎赴江東便在孫策府上見過孫河。而太史慈卻是在劉繇手下便和孫河打過交道。
看到銅麵具背後是身材體貌相似於孫策的孫河,太史慈的第一反應隻是失望,而張繡則是閉上了眼睛,嘴裏喃喃吐聲道:“該黃祖倒黴了!”
孫河最終還是戰死於淮南第一槍將李豐手下。臨死孫河隻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是對交手的李豐說的:“莫不是討逆將軍盔甲甚重,還戴著這憋腳麵具,吾定能勝汝!”
第二句卻是中了暴怒的李豐幹淨了落的一槍,孫河拚盡最後的力氣從胸口掏出一封帛書,對張繡說道:“討逆將軍東進前有言,江東基業被奪,他不怪汝,隻是可惜汝殺他的手段太過於……”
張繡一隻手接過了那封孫策筆跡的帛書,但是隻草草看了一段,卻是神情驟然緊蹙,雙手緊緊拿著帛書,一字一句不敢落下地讀。看到最後,卻是滿身一頭的冷汗。
如果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張繡此時的心情,那這個詞就一定是“肝膽俱裂”!
因為孫策寫在帛書中的內容實在太過震撼了。震撼的程度,僅次於張繡得知這個世界還有類似於他一樣的穿越者這種事情。
孫策帛書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其實,他也不是真心和張繡結盟西伐劉表的!孫策傾國之兵與張繡相約彭鑫澤(鄱陽湖)南北岸的真實意圖是,在張繡主力攻打江夏黃祖之時,渡江北上一舉攻滅張繡十二萬大軍主力,從而輕易拿下淮南之地!
然而這還不是所有讓張繡肝膽俱裂的內容。真正讓張繡肝膽俱裂的是,孫策在帛書中還告知張繡,其實他攻襲淮南的始作俑者,是遠在河北的袁紹!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毫無疑問孫策是在自知命不久矣和江東局勢不可逆轉的情勢下才敞開了對張繡直言的。
孫策在帛書中直言了他對於王霸之業的渴求,直言了他對北進中原,襲掠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渴望。因此雖然西進荊州並利用張繡作為北方屏障的戰略雖然穩妥也得到了大多數江東文武的支持,但是孫策在聚兵豫章郡的時候仍然選擇了北上渡江襲取淮南的計劃。
這一冒進決定,一是因為孫策自身的雄心勃勃。二,則卻是因為袁紹對他伸出了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