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軍拿下牛渚的當天,張繡麾下大將張遼便攻下了距離石城、丹陽兩縣!
說是攻下,其實誇張了。深諳兵貴神速的張文遠等不及所有兵馬上岸,安排部將宋憲侯成統領大隊人馬,自己隻帶了兩千多輕騎兵先行去奔襲。
早間出發,兩千多輕騎中午便先趕到了百裏外的石城。不出張遼預料,石城守軍防備極為鬆懈,偌大的城池沒有巡邏和哨卡不說,城門附近居然隻安排了十來名士卒值守警戒。
說是值守警戒實在是表揚他們。時值七月盛夏,又是烈日炎炎的正午,人是最沒有精氣神的。加上此時留守在郡縣而不被征調打仗的,都是二三流的兵卒。這些人平常本來就十分鬆散懶慢,現在又和其他精兵銳卒沒了比較,那小日子,過的自然是怎麼快活怎麼來。
張遼在接近石城的時候,將麾下騎兵分為三隊。自己統領一隊,麾下騎將成廉魏越各統領一隊。張遼自衝西門,成廉魏越分別繞道衝擊南北兩門。空下一個東門,卻是正合兵法上的圍三闕一。
在即將逼近城門的時候,道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不過這隻是讓張遼擔心了片刻,因為片刻之後張遼就發現江東民眾對於大路上突然出現的剽悍騎兵除了感到驚奇之外,再無任何特殊的表現。
這倒是讓張遼自己也驚奇起來,感覺自己不是來征伐江東的,而是像仍然在淮南一樣。淮南民眾每次見到衣甲怪異模樣剽悍的西涼輕騎也是這副新奇驚訝的表情!
不過沒時間細想這個問題,張遼的主要心思還是放在如何造成突襲上麵。
但是石城守軍卻是用自己的表現告訴了張遼:你不用費勁心思想怎麼突襲入城,隻要你來了,就能進去!
終於看見了大開的城門,張遼當即下令加快馬速,在江東士兵發現敵襲而關上城門之前用最快速度衝刺過去!
古代的城門為了保證防護性,都是製造的極為厚重的。對於厚重的城門,城池守軍向來都是又愛又恨的。愛的是,它是進出城的關鍵性屏障。攻擊一方想要拿下城池必須得使用衝車和撞車來對付城門,很多時候因為城門的厚重,攻擊一方付出了巨大而慘痛代價仍不一定能撞倒城門。
恨的是,越是厚重的城門,平常開啟和關閉越不容易。就比如這石城的城門,平常就得七八條漢子一同使力才能合得上,過程緩慢,極不方便和容易。
而張遼的輕騎兵,就必須搶在江東士卒關上城門之前搶占城門要地,不然若是關上了門,任憑張遼麾下輕騎多麼驍勇剽悍,城內守軍多麼孱弱無能,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也隻能是望城興歎。
但是張遼明顯多慮了。在西涼輕騎都已經殺到城門跟前的時候。守城的那十來名江東士卒卻是沒有絲毫戒備關門的姿態,隻有一個城頭上的士卒對著下麵張遼部騎兵喊道:“騎馬的兄弟們大晌午的從哪裏來?進城記得要下馬啊!”
回答他的是一支箭矢。
八百輕騎,在接近城門五十步左右的時候,打頭的一百弓騎掏出了弓箭,朝著城門處值守的十來士卒放射!
輕鬆無比進入石城,張遼直撲縣府所在地。在這裏,不得不說我國古代的城池總是千篇一律的,府衙都設在城池中央地帶,大多情況下根本不用去刻意找。
張遼率部殺到縣衙的時候,依舊沒有任何有力的抵抗。石城縣令被俘虜的時候,仍是沒有發覺這是一場戰爭!
從南北兩門突入的侯成魏續兩部彙報的情況和張遼部大同小異。石城上千守軍,到現在甚至連示警動作都沒有。
等到張遼抓了一個石城本地人,在其向導之下撲殺向城牆屯兵處的時候,在屯營地卻是隻發現了不到三百石城守軍!
用鐵血手段逼迫這些守軍投降之後,張遼才詢問其他七百守軍哪裏去了!得到的答案是,要麼回家睡大覺去了,要麼就是在城裏哪兒涼快快活呢!反正沒多少人願意在肮髒擁擠的城內屯營呆。
不得已,張遼自己擂起了聚兵鼓,好不容易才將石城守軍大概打盡!
一方麵讓麾下騎兵暫歇,一方麵安排軍事管製石城。中午還沒過沒到下午的時候,張遼毅然領著一千五百多騎再次出發,急襲往東百裏的丹陽縣。
丹陽縣的情況和石城差不多,都是無比鬆懈的防備。不過在這裏倒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差不多三百丹陽鄉兵不願意束手就擒,不過於大局毫無影響。雖然奔波了一個白天,但是這不影響一千多西涼騎兵展現他們剽悍嗜血的一麵。
一日之間,孫氏直接控製下的丹陽六縣,已經陷沒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