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此舉表現出來了自己善於用人的長處,另一方麵也顯示自己對張遼的信任和重用。
第二大將高順卻是因為善於練兵,被張繡分配了四萬新軍整訓。張繡另派上將李通副署高順,屯田事宜也一並劃歸高順李通一同管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順所部將士,統統都是一些軍中小白,諸如廖化劉辟龔都陳策這些非正規軍出身的將領。對此高順卻是欣喜接受。因為張繡和高順都知道,隻有上下所有將士一齊從頭練起,才能打造一支真正好的軍隊。
如果讓雷薄陳蘭這些正規出身的將領當高順部將,大小難免會對高順的練兵之法有習慣和傳統上的不慣從甚至抵觸,因此讓李通劉辟龔都廖化這些出身豪俠賊寇黃巾軍泥腿子的來學習,相反的還能使其感到新奇、激發其興趣、。
第三大將紀靈和第四大將張勳,自然統領的是淮南軍。在他們的副將派屬問題上張繡糾結了好久,最終還是讓上將橋蕤做了紀靈的副將,上將陸勉附屬張勳。
其實這是出於正副統帥之間私人關係上的考慮,在袁術手下的時候,紀靈便和橋蕤關係頗佳,而張勳和陸勉經常共事,這樣分配搭檔可以使得將帥和睦。
張繡在這件事上無疑又體現了他用人不疑的風格,在這四人以及諸位文武心裏又給自己增色不少。
這兩軍雖然都是四萬之眾,但是相比張遼高順兩軍,中層將領就少很多了。比如紀靈橋蕤的一軍,就隻有雷薄陳蘭兩個將領充當中層。而張勳陸勉的一軍,更是可憐到隻有張先雷敘兩個最弱將領暫代統兵大將之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還有幾位其他的將領卻都是有重任在身的。裴元紹要統領斥候探報,歸屬賈詡和張繡。胡車兒作為第一親將,不僅要負責張繡安危,還要統領飛熊軍。周倉作為第二親將,是寸步不離張繡的,現今更是統領了武威營。還有曹性李豐兩個,卻是因為有箭術和槍術的特長,被張繡留在身邊。平時陪伴張繡練習弓騎箭術或者切磋槍技,戰時曹性還要統領羌胡弓騎,李豐統領西涼鐵騎。
武將方麵算是合理分配了對應個人能力的權責,文人方麵張繡也是做出了微小的調整。
賈詡仍然是首席謀主,在蘄陽之戰中了郭嘉和曹操計謀的陳宮和楊弘分列參軍或長史之職,這三人負責主要的軍機謀劃,另有原呂布謀臣許汜王楷作為書記之職。文臣以袁渙閻象韓嵩為主幹,諸如何夔袁霸袁徽袁敏各司其職。蔣幹授職謁者令。
總的來說,經曆了這場曹操征淮南的大落大起,原本鬆散無序的張繡勢力集團內部變得井然有序,人人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能耐。每個人也對張繡在心底增添了一份信心。或許相對於軍事上的勝利,這才是張繡這張戰爭最大的收獲。
人人盡其所能,物事盡其所用。做到這樣的程度,或許才真正具有了征戰天下的基礎。
既然有了逐鹿中原的資本,那又為何要為人驅使?
……
果然,荀諶下麵的話表明了他來淮南的直接目的:“將軍忠義,當世罕見!然君目前僅有疲弱之軍十餘萬,羸弱不堪之地八百裏。北麵仍有竊國之賊曹操虎視眈眈,南麵更有江東猛虎孫氏雄心萬丈,仍處於生死存亡之際。稍有不慎,這淮南之地,隻會成為將軍最後的馳馬場,這富麗堂皇的壽春宮室,隻會成為將軍你最後喪身的墳墓!”
荀諶一番頗為不客氣的話語直接說了出來,在場的大部分張繡軍文武卻是沒有暴起對荀諶破罵,卻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確實,目前貌似看來淮南迎來了新的春天,但實際上,千瘡百孔的淮南似乎隻很可能隻有殘花敗柳!
淮南雖然東麵靠海、西麵傍山,南北各有大河長江,地理位置絕佳。但是作為中原南下江東的後勤支持供應地、江南北上的跳板,其地理位置又是極為特殊的。曹操和孫策都是當世誌在天下的英雄豪傑,無論哪方得到淮南之地,對對方來說都會是腹腋之患,所以一定得爭取到手,才能在爭奪天下之戰中把握先機!
這種南北皆虎視的情況下,淮南能平平安安發展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