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2 / 2)

這便是當年為何袁紹對迎接獻帝不那麼熱衷和感冒的理由之一,反正是個隨時可以替代的角色,為何一定要大費周章搶。一句話,河北你愛來不來,我反正不願意每天上堂還有個人騎在我頭上。

另外還有江東孫策,交州士家、遼東公孫家族,也都是當地世家大族的龍頭,是時代經營盤踞在當地,在各自所在區域都擁有絕對的支持的統治者。

就算末流的西涼馬騰韓遂、幽州公孫瓚之輩,也都是豪強出身,加上自身擁有的武力支持,便也能割據一方。

但是身為外鄉人的張繡卻是慘淡到了極點,沒有一點人脈根基的他想要在淮南一展宏圖實在太難。而現實的逼迫使得他不得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製。所以他一直在使用各種手段來打擊淮南世家大族的實力,提拔中下層人才,扶持中小官僚士族來作為自己執政的真正根基!

在旱災饑荒開始的時候,張繡便開始了他的計劃。借口實行糧食供給計劃,以赤裸裸的利益拉攏了一批世家大族,打擊了另外一批不願意賑濟錢糧的世家。這便是第一步的分化拉攏打擊。

第二步,就是對力量大為削弱的淮南世家進行徹底性打擊。反正這些世家大族也沒幾個屁股底下是幹淨的,張繡總能找到一兩個欺壓鄰裏鄉民的害群之馬,然後連帶這個家族就辦了。雖然在這個時代一般情況下世家大族已經至少能夠代表一半的民間輿論,但是那隻是一般情況。而現在的饑荒加旱災加兵亂就是二般情況,鄉民們生活正常社會秩序穩定的情況下的話還有可能聽得進去世家大族的擺布,但是已經快餓死了,哪有心思聽從世家大族的說教。

於是,在世家大族對底層平民控製最薄弱的時期,張繡決然發動了大清洗。依靠著雍涼軍的支持,對膽敢不從的家族直接用鐵和血解決。

清洗之後的淮南隻剩下寥寥幾個世家大族,那都是一些素有功德仁德的老牌世家大族,一直以來無論為官還是為民,聲名都很好。張繡也不可能做事做到絕對,達到將世家大族勢力擠壓到最低限度便就行了。

在清洗過程中張繡啟用了自應用以來便飽受爭議的告發和連坐製度,允許平民告發世族豪強為富不仁的黑材料,查實之後不僅將這家世族豪強一擼到底,還將知情不報的有關世家豪族一並打壓。世家豪族之間也可以相互告發,誰家還有私藏糧食、誰家打死過無辜佃戶什麼的。

這種方法張繡自己感覺確實有點過,會導致人與人之間“信”的缺失,一個相互猜忌防範的淮南不是張繡想要的,因此張繡對核實製度當成告發和連坐製度的核心來建設,有過就徹底查出,冤假錯案便追究告發者責任到底!

這種方法雖然損,但是效果卻也事極好的。各種不斷爆出的黑材料大大降低了世家大族在底層民眾的信任度尊敬度,不斷減少了改製的阻力。從那些世家大族埋藏數十米深的糧窖裏麵搜出來的滿滿糧食也成為打動下層民眾朝張繡靠攏的現實例子。

曹操一走,天災大旱便消失於無蹤。淮南那一場晚冬春雨,居然連著下了七天七夜!

無數淮南人民堅信,其實曹操才是老天派來的天譴,而張繡才是他們真正的救世主。

也不知誰放出來的消息,更不知從哪裏最早流出來的消息:張繡之所以在民變中采取鐵血手段,完全是因為那些寄生蟲世族的脅迫、以及曹操派來的親將的監視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還有更深層次的說法,在中小官僚士族階層中流傳:張繡之所以鎮壓民變手段狠辣,其實真正的目的隻是為了少殺一些淮南饑民。試想,如果讓饑民們放棄了對張繡的期盼,那麼他們起事的動機借口和希望便少了一半,那麼拿起武器反對曹軍的饑民就少很多了,那麼最後被鎮壓殺害的人就更少了。

還有很多種說法和版本在淮南流傳,總之歸結起來一句話,淮南,正在重新樹立對張繡的信心!

最後,還有一則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河北袁紹派來了重量級使者荀諶,麵見張繡要求結好。財大氣粗的袁大頭甚至直接讓使者帶來了三十萬斛糧草來充當見麵禮!

三十萬斛糧草到手的話,瞬間便可以幫助淮南人民挨過當前春種的青黃不接時節!

暫時沒有兵亂威脅、水利設施完備,氣候條件轉好的淮南似乎真的迎來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