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欲使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如今的壽春內外已經陷入瘋狂了,到處都是縱欲的曹軍士卒。普通的曹軍士卒倒是好點,吃完還抹幹淨嘴。但素來驕縱跋扈的青州兵可沒那個素質,不僅吃個一幹二淨,而且要求對方倒貼。
也不知道哪個光棍想媳婦想瘋了,有一個青州兵小頭領強迫一個商人小姐嫁給他,小姐父親不從,這小頭領前嘴剛喊一聲嶽丈,後手卻直接劈死這名不識相的商人,強娶了商人小姐。
草草擺了堂之後,這青州兵直接端起老爺的派頭,指揮家丁搬運府邸的財貨回軍營,大言這是嶽丈給的彩禮錢。
也不知怎麼,這法子一晚上便流行起來,甚至有個武衛營統領,一晚上如法炮製娶了好幾家小姐,裝的財貨足足上百車。
這名行事高調的武衛營統領,姓曹,字安民。
曹操實際擁有兩支近衛軍,一支名曰虎衛營,另一支則號稱武衛營。
虎衛營,顧名思義,就是由虎狼之士組成的親衛部隊。事實上虎衛營的人員組成確實都是由曹軍中精挑細選出的精銳充任。
曹操深諳兵貴精不貴多的道理,十分注意對精兵的選拔與培養。事實上每隔一定時間,曹軍都會在全軍範圍進行挑選精銳之士,挑選的規格至少是百裏挑一。
實際挑選中,中獎的大多是軍隊裏麵的百夫長。從隻管四五個人的伍長、到什長、都伯、到統領百人隊的百夫長,這些基層軍官基本都是一步一步從底層小兵摸爬滾打而來,能夠混上百夫長代表他們的素質在整個百人隊數一數二。
尤其是曹軍的百夫長,手上沒有十幾條敵酋性命,沒經曆過十餘場大戰,都沒資格當百夫長。
但是百夫長再往上的中層軍官,諸如曲長、牙將、校檢校尉,可不是泥腿子出身的大頭兵們能夠做到的位置。這些中層軍官涉及到了個人的統率與指揮能力,農民出身的大頭兵們憑借一腔血勇隻能做到百夫長的位置,戰時衝鋒陷陣身先士卒。但是要指揮數百人上千人,還得依靠世家大族子弟。
這個時代的世家門閥處於一個不可逆轉的上升期。其門下族中子弟,可不像後代的酒囊飯袋一群草包紈絝。絕大多數世族子弟,都是有點本事的。這也和秦漢以來的教育方式有關,優秀的教育資源早被士族大家所壟斷,而公立的學校教育資源貧乏,平民受教育負擔重不說,還沒有門路參與仕途。
久而久之,上層階級文武具榮,而下層階級文貧武弱。這在當下的軍隊中體現的尤為顯現,下層軍官中很少有世族子弟,中層軍官卻極少有平民子弟。晉朝所表現出來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已經在三國軍隊裏麵體現的淋漓盡致。
百裏挑一出來的精銳,曹操基本上將其充往三個地方。
善騎之士,直接充實精銳騎兵虎豹騎。善於步戰之士,一部分發往許昌,充作天子的近衛——禦林軍;另一部分則充作曹操的近衛——虎衛營。
而相比於虎衛營的層層選拔精挑細選,武衛營的選拔就簡單多了。營內親兵,基本上都是曹氏宗族、夏侯氏宗族,以及支持曹操的世家大族子弟充任。
這群人良莠不齊,有繼承了家族優良傳統或者父輩遺風的高素質子弟,同樣也有來刷存在感或者純粹鍍金的。
這群少爺兵,雖然很多都沒親自操刀上過陣,但是勝在忠誠度很高。不說和曹氏關係血肉相連的夏侯氏,汝穎荀氏、程氏等等把身家性命和前途都壓在曹操身上的世家大族和曹氏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在他們眼裏,曹操,就是他們的未來!
曹安民,自從小叔曹純和堂兄曹昂離開武衛營去一線任職以後,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武衛營曹氏夏侯氏的領軍人物。
他一沒有小叔曹純的精湛武技,二也沒有堂兄曹昂的軒昂氣宇。能夠讓他做到曹操極為信賴的親信位置,也並不完全因為他是曹操的親侄子。
而是因為曹安民此人很會體會人心,做事做人很精練。
曹操的雄才大略曹安民不懂,但是除此之外曹操的其他心思曹安民卻敢說自己一定懂,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甚至包括荀攸這個等級的智者,也不敢在這方麵說自己懂曹操。
畢竟曹氏宗族人員龐大,光是曹操的親兒子都有兩位數,侄子什麼的更是不計其數,不差他曹安民一個,他曹安民,還真是靠自己的“本事”獲得曹操的親近的。
譬如,曹安民總是知道曹操在什麼情況下會下意識做什麼。諸如麵臨千軍萬馬的磅礴陣勢,曹安民總會親自手捧寶劍,隻要曹操一時興起澎湃,伸手便能拔出寶劍指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