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2 / 3)

整件事情完全展現了高順的忠毅果敢、嚴密周謹的優良品質,以及他在軍中的信譽威望。其他八健將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兵變以及後續問題便被高順一人完全處理掉。

但是高順真正出彩的地方並不在這一塊,而在他以德報怨任勞任怨的優良品質上。

平定兵變之後,誰都以為大功臣高順從此會成為呂布倚重的一號大將。但是呂布的處理方式,卻令人大跌眼鏡。

猜想中的河內兵的重新歸屬問題,不僅出身並州的高順沒有拿到這數千人的兵權,反倒是交給了曹性統領。

這倒罷了,誰讓人家曹性陣前反戈一擊,還斬斷郝萌一條肩膀呢?但是呂布接下來的調配卻是令眾人更是摸不著頭腦。

高順賴以成名的七百“陷陣營”,被呂布剝奪了指揮權,交由和呂布有外內之親的魏續掌控。

高順自此成為一個閑人,不統領一兵一卒的大閑人。

也許,從曹性口中得知自己最敬重依賴的謀士陳宮,居然與這場叛亂有牽連!呂布對親人以外的人都產生了不安的戒心吧。

或許還是因為另一個原因讓呂布疏遠高順吧。

早在兵變之前,高順便曾勸過呂布:“凡破家亡國的人,不是因為沒有忠臣和明智的部下,而是因為他們不被重用啊。將軍做事情,不肯慎重考慮,時常出現失誤,說話做事總是有差錯。失誤的事情難道可以一再發生嗎?”

這些話出自史料考記。暫且不論高順的原話到底是不是上述這些,總之可以確定的是,高順勸阻過呂布注意用人問題,以及個人性格問題。

但是事實告訴我們,明顯呂布沒有聽進去高順的諫言。

高順作為一個武將真正的過人之處,或許在這兒。他的智謀,在呂布麾下其實隻在陳宮之下。作為跟隨呂布最早的元老級別人物,高順對呂布的指導作用是極大的。

十餘年之前出身塞外蠻荒之地,隻有一腔血勇的呂布,十餘年後便會指揮千軍萬馬,與諸侯爭鋒,其實少不了高順的功勞。隻是呂布生性不耐煩,對養父丁原亦此,對幹爹董卓亦此,對恩人劉備亦此,現今對這位時常指導自己應該做什麼的老部將亦是如此。

他呂布已經是個頂天立地的一方諸侯了,已經不需要別人對他說應該做什麼!

於是,盡管明知道高順絕對忠心,但是呂布卻仍然不重用這個完美的部將!

對,他太完美了,完美到永遠挑不出任何過錯!

不管是武技、謀略、智謀、識人用人、練兵、甚至個人生活習慣,都令人無可挑剔。

於是,高順所說的呂布不會用人,便變相的在高順身上得到了驗證。

直到需要作戰的時候,呂布才將陷陣營的指揮權還給高順。比如,在處理琅邪相蕭建和臧霸的問題上,高順重返呂布中軍大帳,並妥善解決了問題,穩固了臧霸與呂布的關係。

整個過程高順沒有任何任勞任怨,沒有任何因為呂布剝奪他兵權的不爽言行。總是盡心盡力,做自己職責所在的事情。

而現在,曹操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第一個對高順敬酒。

盡管高順在蘄陽堅守、以及最後的反身一戰,導致曹操中軍十萬人馬損失慘重,是為整個蘄陽之戰曹軍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曹操對高順的招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