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1 / 2)

但今日此戰張繡軍還是有點斬獲的,比如,張繡生擒了曹軍兩員大將——許褚和於禁。

雖然最後因為士卒粗心大意讓許褚重獲自由之身,但殺到最後,於禁還是在張繡手上的,這大大激勵了張繡軍將士的士氣。

當然,士氣得以提升還在於張繡稍微對普通士卒隱瞞了一部分自家傷亡,並且虛報了曹軍傷亡。說實在的,一旦讓普通士卒們直到自家軍隊出動了所有精銳,才和曹軍戰了個一比一,絕對對軍心自信是個打擊。

總體來說此戰還是達到了張繡的預期效果:振奮士氣,同時也讓袁渙閻象等主戰派認清了當下兩軍的差距,再也不言“野外決戰,拒敵於國門之外”之類的話語。

意外的收獲,就是張繡還得到了三員曆史將領:梅成、成廉、魏越。

梅成就是那個虎豹騎逼陣時率五百普通騎兵阻擋卻被曹純一槍挑到一邊的“驍將”。不過他倒算命大,曹純那一槍的主要目的是想把他挑到旁邊,別擋虎豹騎陣形。於是撿了一條性命。

成廉和魏越就是統領並州狼騎的那兩員驍將,武技都比梅成高得多,畢竟都是跟隨呂布屍山血海裏走過來的老資格,參加過大破黑山軍的慘戰。但仍然在曹純的許褚手下都受了不輕的傷。

戰後,張繡軍分兵三部。一部是六萬雍涼嫡係部隊,由張繡親自統領,高順做督統,率張先雷敘曹性李豐四將鎮守蘄陽城。

張先雷敘不必多說,都是雍涼軍的老人兼統兵大將。而高順和曹性李豐,則是張繡最近最為賞識的三員將領。

高順為人忠毅可靠,善於帶兵治兵打硬仗,是張繡在後世最為欣賞的三國名將之一。張繡留下他也是為了彌補自己指揮打仗方麵的不足。

曹性善於騎射,但讓張繡看重的是:這貨和張繡的套路是一樣的卑鄙下作有縫就鑽。是個可造之才!

而李豐,張繡能留下他完全是因為他是個死忠分子,認準了主公就舍命相隨。

記得好像袁術和呂布交戰,就因為呂布罵袁術,這貨就衝上去跟呂布單挑。居然最後沒死,隻是被刺傷了手而已!這也夠張繡感興趣的,畢竟能從飛將呂布手下活命的三流將領不多,武安國當年還折了一隻胳膊,還是好幾路諸侯一起上才救回來。但這李豐居然沒人救,還沒損失啥身體物件還能逃得一命,也算是個有點本事的。

其他兩部各分兵五六萬,張遼總督一部,在蘄陽城西安營紮寨,麾下將領有劉辟龔都宋憲魏續。精銳有成廉魏越統領的並州狼騎殘部。

張遼雖然是新降將,但此戰卻多有出彩的地方。比如阻擋住了虎豹騎,攔住了許褚,大戰又總是置身情勢危急之處,此番出任一部都督,倒也服眾。他此次的部眾是劉辟龔都統領的兵馬,這兩人素來敬重忠義之人。張繡將這二人找來,將張文遠品行大肆誇染了一番,這兩統兵將領倒也願意奉張遼為主將。

其他的宋憲魏續成廉魏越四將,都是昔日呂布部將,和張遼早就有過上下級之誼。

而紀靈總督另外一部原袁術降軍,在蘄陽城東安營紮寨。麾下精銳有羌胡眾。部將雷薄陳蘭,這兩個統兵將領也都曾是紀靈的部下,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二日,曹軍送來戰書繼續約戰,這次要求全軍對決。但張繡卻是拒絕了,並且嚴令各部士卒,不得擅自出戰,隻可據守防區。

看到張遼紀靈兩營人馬和蘄陽城互成掎角之勢,曹操卻也不急貿然攻打,繼續約戰,張繡仍是拒絕。

數日後曹軍由叫陣變為罵陣搦戰,張繡仍是不做理會。

再過數日,曹軍放老弱病殘三千於蘄陽城下脫盔卸甲,當眾表演脫衣舞挑釁張繡軍。張繡隻讓羌胡弓騎出城,射殺驅逐,不做深追。

數日後,曹軍不再搦戰。學著張繡也分兵三營,每營各對應張繡軍一營。

張繡的三營兵馬分配倒是均勻,兵馬數量差距不過五千。紀靈和張遼的城外軍營大小大致相同。但曹軍的三個軍營,卻是大小不一,最大的營房是中央大營,看帳篷數量至少屯兵十萬。最小的城東大營卻隻有四五萬人住的帳篷。

曹操擺出了這樣的態勢,卻是讓張繡腎深深感到疑惑和擔憂。不得已召集了一眾部屬,商討曹軍意圖。

此時也隻有賈詡和陳宮能指望了。但賈詡素來都是要死不活的樣子,非到必要時刻不肯開金口,隻有陳宮一人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