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張遼的決定(1 / 2)

今年最後一更,明年初四複更。謝謝大家!祝大家除夕快樂新年行大運啊!“馬邑之謀,本可一舉拿下匈奴,乃一勞永逸之舉。可惜可惜,隻害在一名都尉之手,功虧一簣啊。不過令祖功績自然有人會記得。”宋路其實隻說了一半,史載,在西漢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出於對匈奴的熟悉和對西漢王朝邊患不息的焦慮,透過王恢向武帝建議,和親之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隻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之擊潰。於是聶壹奉命以自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當時的軍臣單於詐降,更稱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後可盡得該城財物。單於信其言,又貪其利,便立刻策劃起兵。聶壹回漢後,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詎料單於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隻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單於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後,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但是即便沒有如此詳細的說清楚,對於張遼卻是已經足夠了。

“多謝宋將軍對先祖稱讚,可將軍還未說明從何處得知此事?”

張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行為令宋路心中暗道苦,自己隻知道這事,哪裏知道這事竟然這麼秘密,而且張遼還緊咬住這件事不放,必須要想個辦法搪塞一下啊。

宋路又思索有會兒對張遼說:“此事確甚為隱秘,但亦難逃我族人之眼,我族乃宋襄公之後,亦避禍桂陽,但我族之後散布大漢各地,監視各地之事實非難事。”

宋路說的大膽,甚至已經開始大吹牛皮了,等於是大吹特吹自己的身世還有家族勢力,能監視全國的一個家族,是什麼樣的家族,隨便一個人說出來可能別人都不會信,但是偏偏是宋路說出來的,這麼年輕就當上了安南將軍,如果你說宋路出身普通的士族誰也不會相信,但是有了這個作為支撐張遼反而就相信了。

張遼聽完一怔,但是很快想通了,又釋然了,自己家道中落,竟然還有人注意他們家族,頓時感覺到很幸福,要知道當時因為這事匈奴懷恨在心,大漢朝廷也讓聶壹做了替罪羊,對匈奴說全是聶壹一廂情願的做法。導致聶壹家族改名換姓幾百年不敢出現在世人的視野之中也因為這事,張遼又對宋路抱了抱拳道:“先祖此事竟還有人記起,慚愧慚愧!但宋將軍此次讓在下來見將軍不是為了和在下說此事的吧?”

“此前叔至或多有得罪,還請見諒!邀將軍前來實有大事相商!”宋路見張遼就這樣稀裏糊塗的相信了,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