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濃於水(2 / 2)

武則執掌下三十餘年,死在她手裏的情敵、政敵,那是不計其數,不可否認,她確實疑心病太重了些,也誤會了兒子楊耀。

武則遲疑了一會,終於還是端起了梅子羹,品嚐了一口,讚道,“還是婉兒的手藝好哇!宮裏的禦廚也比不上。”

上官婉兒欣喜的道,“若是太後喜歡,婉兒每日都會親手給太後做一碗。”

她話裏話外的暗示,就是皇帝真的沒想過要謀害太後。

武則長歎了口氣,問道,“婉兒,敘舊情到此為止,正事吧!聖上帶來了什麼法?”

上官婉兒柔聲道,“聖上口諭,恭請太後回西內苑安享晚年,待遇比同先皇在時一般無二。而且,今後每逢單日,聖上都會親自帶後宮嬪妃前來向太後問安。”

武則乃是徹頭徹尾的政變失敗者,楊耀開出的條件已算是恩浩蕩。

論帝王之情,唐高祖,唐玄宗被尊為太上皇,從未享受過這麼隆厚的待遇,他們的兒子也不會以禮製的形式規定,隔日便會前來問安。

論孝道,縱然是尋常百姓家,兒子對父母的孝道,大多數也做不到隔日就來探望。

無論作為皇帝,兒子,楊耀已算是仁至義盡。

武則微閉雙眼,本是威嚴的容顏刹那間柔和了不少,兩行淚水劃過了臉頰,“顯兒他要哀家做什麼?”

上官婉兒忙道,“請太後下詔書,還政於聖上,然後以太後的名義,號召下討伐謀反逆賊李賢、裴炎!”

楊耀已經憑本事奪回了大權,武則還不還政,也無傷大局。但,還政的流程就是令楊耀名正言順的接管朝政,無須在名分上再受到裴炎這個輔政大臣的牽製。

至於以太後名義討伐李賢、裴炎,就是借助太後執政下三十年的威望,向下各道各州府宣告,太後、皇帝乃是母子一體,李唐江山是固若金湯。李賢、裴炎不過是兩個不自量力的跳梁醜罷了,各地那些不安分的野心家還是打消渾水摸魚的念頭,安守臣子本分。

武則沒有選擇,既然武家已是必敗,楊耀當政,她和武家還可能安享富貴。若是李賢、裴炎勝了,那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

武則歎聲問道,“聖上會如何懲治武家子弟?”

上官婉兒道,“參與謀反弑君的武三思已賜死,其餘參與謀反的武承嗣,武攸宜等人全家流放至雷州,終生不得赦免。其他未參與謀反的武攸暨,武攸緒等武家子弟,免職,既往不咎。”

楊耀對武家子弟采取了免職,流放,少殺,慎殺的原則,也是想盡快結束這場大唐的內訌。

武則正待再,卻聽到一行禁軍急匆匆入內,為首的禁軍統領向上官婉兒跪拜在地,奉上了一個鮮血淋淋的人頭,“臣已誅殺首惡武承嗣,向聖上、貴妃娘娘請罪。”

武則瞥了一眼武承嗣的人頭,老臉微微的抽動,承嗣,你這真的是自取死路,與人無尤了啊!

上官婉兒按照皇帝的指示,接受了禁軍統領的投降,下令禁軍全軍出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