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1 / 2)

主題:《我的夢,中國夢》

題記有曰:古有千萬尋夢者,勸人追其所往。今蓮竹之夢若隱於山,複人人心中所願,行其路,言其心,則國夢昌盛,大世成之!

問君有何誌,天之高,地之闊,何以安以夢來。

國由家而成,家因人而聚。

但亦當先大家,而後小家也。一人之願,甚可動國之根基。

古時文人墨客,一筆書其誌遠。

唐有太白醉詩篇,欲上青天攬月願,金樽鬥酒千杯豪。

宋有八家古詩文,丹墨青史萬古傳,千年今外風流人。

古往今來,國皆因人願而變,因言夢而行。

千古多少風流客,潑墨言誌,畫筆書情。其夢之高遠,一生尋以求之。

人不可無誌無求,莊周曾曰。衰莫大於心死,愁莫大於無誌。

李白亦作詩言。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古人勸其人尋之誌,故而無誌者,即若如腐朽之愚木,不可雕,不可琢。唯爛於淤泥間,碌碌無為而也。

為人者,亦當心存誌遠,意翔天上。有路行之,有夢尋之。不可無誌無求,碌而終生。

古人雲,有誌者,事盡成。

故而可見,若心中有誌,則為無畏!因而無畏,方事事可成也。

華夏傳承,上下五千年之古。千年之變故,皆因人願而使之。

人若有誌,亦願行也。當如流溪之水,溪水雖小,但可彙江川,萬川江水終入海……

人若無求,行也無路。亦如枯潭死水,看視浩瀚,實而不動也,枯水不流終成旱……

吾非大誌大願之人,但亦有星火之夢,心望求之。

吾獨愛翠竹,青蓮二者。竹者為不屈,滴水方可破土,青青之竹,君子之意。

君子臨世,不可屈不可折,唯順心意而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水至清無濁,一水情,可為之行千裏也,實為孤傲至極。

蓮者為至潔,出淤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

池中花,荷上蓮,源於汙濁之地,亦可生至潔之物,至青之蓮。

此為聖賢人,身在紅塵中,不染紅塵意。

君子之竹,聖賢之蓮。

此二者為當世所缺之物,如若沙中尋珠,可見者甚少!

古人有言,富者達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

吾認以已非富者,故而偏居一偶,做吾心中所向之竹,心中所往之蓮,方足以。

行之所想之道,言之所想之語,不愧於心,不愧於人。

吾心中所願,則貪得一方閑趣也。

願居安於山野中,聞空山鳥語之樂,一間茅屋方可容身。

閑竹門前客,青蓮池上開,古琴奏商微,七弦彈宮羽……

晨時可賞山中霧,午後可垂溪中魚,夜來溫酒煮茶趣,撫那火中焦尾琴!

此情此景,唯是清閑,猶如淡野之雲鶴,振翅青天上,不安於濁土。

且吾尚有一誌,書吾心中所想之事,畫吾心中所想之人。

願人人可讀吾之書,賞吾之事,動心中情。

此誌若可成,則甚是甚好。

青竹青溪青山裏,飲酒煮茶垂釣情。潑墨撫琴奏簫笛,閑人閑趣閑居林,晨賞日來夜觀星……

有一方山,有一片水,有一偶竹林。